-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心声》公开课教案 新人教版
《心声》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能复述故事情节,理清思路,找出文中的主要矛盾冲突。2.学习本文运用心理描写,通过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3.理解作者以“心声”为标题的深刻含义,培养有爱心和平等待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品味语言,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我们带着第一声啼哭,来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用好奇的眼睛打量我们周围的一切,接受周围的一切,同时我们也希望被他人接受。我们一路走来,面对人生,我们有太多的话想说,有太多的心声要表达,让我们一起走进《心声》,去听听主人公——李京京的心声吧,他或许会让你有似曾相识的感受。
一、自主探究——预习与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棱(léng)角??抽噎(yē)????恍(huǎng)惚?????祷(dǎo)告
过瘾(yǐn)???簪(zān)子???圣诞(dàn)???????发窘(jiǒng)
妒(dù)忌??? 窸窣(xī sū)?从(cóng)容不迫???斩(zhǎn)钉截铁
2、词语释义。
呵斥:大声斥责。
抽噎:抽搭。
恍惚:神志不清。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过瘾: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
发窘:感到为难;表现出窘态。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窸窸窣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拖沓。
3.作者简介
黄蓓佳,1955年出生于江苏如皋。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2年毕业被分配在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工作。次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5年调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处女作《补考》1972年发表。著有小说集《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候》《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长篇小说《夜夜狂欢》等。
二、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一)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提示:时间顺序。四个场景:教室、树林里、教室、公开课上。)
2.认真阅读课本,梳理结构,感知情节。
(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交流点拨】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回忆。
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
公开课前(想读课文)——开端
回家路上(偷读课文)——发展
次日放学(听读课文)——发展
公开课上(终读课文)——高潮结局
(二)深层探究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
1.文本探究
(1)综观情节发展的全过程,你能说说小说的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吗?
【交流点拨】主要矛盾冲突:李京京想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程老师却以李京京嗓子沙哑念不好为由不同意他朗读。
(2)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交流点拨】李京京渴望得到公平锻炼的机会;
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肯定、理解和尊重;
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
渴望亲情和友谊,想念爷爷和童伴;
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
【教师点拨】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3)《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认为李京京纠正同学赵小桢的朗读这一行为做得对吗?为什么?你从中得到有关小说阅读和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交流点拨】《万卡》之所以打动李京京,是因为李京京有与万卡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感体验,相似的倾诉需求,他的心与作品中的万卡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万卡的心声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声。“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2.人物赏析
联系课文,说说李京京是个怎样的孩子?小说是如何来刻画他的呢?
【交流点拨】本文在塑造李京京这个人物形象时,作者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这些描写刻画细腻、真实,让人感到亲切自然。特别是文中的心理描写,更让人觉得真切,具体如下:
京京垂下头。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准能念好。
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
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理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个小小的可怜的“凡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老天爷,写故事的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多变的天气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天气学案 晋教版.doc
- 七年级地理上册 4.4 气候(第1课时)学案 晋教版.doc
- 七年级地理上册 5.1 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学案 晋教版.doc
- 七年级地理上册 5.2 民族、语言和宗教学案 晋教版.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 琵琶行教学设计.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香菱学诗》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三数学上学期第8周教学设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应用).doc
-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四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学案(无答案) 济南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敬业与乐业》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敬业与乐业》公开课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好读书 读好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心声》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电场力》课件.ppt
- 安徽省桐城市黄岗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doc
- 安徽省桐城市黄岗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苏教版.doc
-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2016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苏科版.doc
-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2016届九年级英语上学期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牛津译林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