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食品化学蛋白质3.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化学蛋白质3

食品化学 第四章 蛋白质 3 蛋白质的改性 蛋白质在加工条件下的变化 4.3 蛋白质的改性 蛋白质的部分水解 蛋白质的烷基化 蛋白质的酰基化 蛋白质的磷酸化 酶水解 类蛋白反应 转谷氨酸酶催化的蛋白质交联反应 蛋白质的部分水解 方法:酸或碱处理蛋白质,使其部分分解。 效果:增加溶解性,结构展开,疏水基团暴露,从而提高水合、乳化、起泡等功能性质。 蛋白质的烷基化 方法:pH8-9条件下用碘乙酸或碘乙酰胺与氨基或SH基反应,引入烷基。 效果:分子中正电荷减少,电子密度增大,不同pH下的溶解性发生改变,减少二硫键交联。 方法:在还原剂存在条件下氨基被还原烷基化,产生糖蛋白。脂肪醛酮或还原糖提供羰基。 效果:蛋白质疏水性/亲水性变化,改善起泡性和乳化性。 烷基化反应 1 烷基化反应 2 还原烷基化反应 蛋白质的酰基化 方法:-NH2与一些酸酐反应,可以使蛋白质酰基化。常用乙酸酐和琥珀酸酐。 效果:消除了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使电子密度增加。如果使用琥珀酸酐等二酸酐,引入羧基,可以使分子负电荷增加,分子部分解折叠,溶解度、乳化性增强。但琥珀酰化蛋白质热凝胶性能差,对钙离子更敏感。 蛋白质与脂肪酰氯或N-羟基琥珀酰亚胺反应引入长链脂肪酸可以有效改善乳化性质,有利形成蛋白质聚集结构。 酰基化反应1 酰基化反应3 蛋白质的磷酸化 方法:蛋白质与三氯氧磷反应,Ser和Thr中的羟基和Lys中的氨基可以被磷酸化。 效果:磷酸化蛋白质对钙高度敏感,并可能导致蛋白质的聚合化。 由于N-P键在胃中可以分解,因此不会影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的磷酸化 1 蛋白质的磷酸化 2 酶水解 方法:非特异性蛋白质对食物蛋白质水解。 效果:降低其分子量,提高溶解性,但会破坏其蛋白质的凝胶、乳化、起泡等性质。 方法:专一性蛋白质部分水解,控制时间 效果:改善起泡性和乳化性,但不利于凝胶性 可能释放出苦味肽。可能产生生理活性肽。 类蛋白反应 方法:低浓度下蛋白质被蛋白酶部分水解,然后将酶液浓缩到30-35%固体,继续保温,酶作用下随机合成新的肽段。 效果:肽段的氨基酸顺序发生变化,功能性质改变。也可以用此方法将某些氨基酸增加到新肽链上从而提高营养价值。 转谷氨酸酶催化的蛋白质交联反应 方法:用转谷氨酸酶催化转酰基反应,使Lys残基共价交联到Glu上,形成异肽键。 效果:产生新的蛋白质交联,有利于形成凝胶或者蛋白质膜。 此方法也可以将Lys引入蛋白质,从而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 转谷氨酸酶催化蛋白质交联 4.4 蛋白质在剧烈加工条件下的变化 高温处理下的变化:产生致癌物,异常交联,消旋化反应,氨基酸分解 低温处理下的变化 氧化条件下的变化 辐照处理下的变化 4.4.1 高温处理下的变化 适当加热:热变性 过度加热:发生不利于营养、品质和安全的化学变化 热解反应和有害物质形成 氨基酸的消旋化 蛋白质的交联化 氨基酸的分解 A 蛋白质的热解 200℃以上高温下,可能发生氨基酸的分解,其中很多产物具有致癌或致突变活性。 易受破坏的氨基酸包括Arg、Ser、Thr、Lys和Trp等。其中Trp和Glu裂解产物致癌性最强。 烧、烤、煎炸等加工方式可能导致食品表面蛋白质温度超过200℃。 蛋白质分解产生致癌物质咔啉 B 氨基酸的消旋化 recemization 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或200℃以上高温加热时可产生L-氨基酸部分消旋化。 电子密度较大的Asp、Ser、Cys、Glu、Phe、Asn、Thr较易发生消旋化。 碱性条件下加热还可导致β-消除反应,生成脱氢丙氨酸(DHA)。 消旋化导致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下降。 D-氨基酸对人体无营养作用。 DHA的形成和消旋化 C 加热导致异肽键形成 中性或碱性条件下,高热(150℃以上)引起赖氨酸的ε-氨基和谷氨酸或天冬氨酸的游离羧基形成酰胺键,生成“异赖氨酰丙氨酸”。 该交联不能被人体胰蛋白酶水解,并影响周围氨基酸水解,从而降低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半胱氨酸、磷酸丝氨酸所生成的脱氢丙氨酸也会与赖氨酸的ε-氨基和其他氨基酸的硫醇基、氨基和咪唑基等发生反应而产生交联。 脱氢丙氨酸形成异肽键交联 Glu和Lys形成异肽键 食品中异赖氨酰丙氨酸(μg/g蛋白质) E 羰氨反应与蛋白质 非酶褐变造成赖氨酸的损失。赖氨酸在形成Schiff’s base时可以吸收,但形成酮糖胺之后便不能被人体吸收。 亚硫酸盐可以抑制羰氨反应中褐色产物的生成,但是不能减少赖氨酸的损失。 非酶褐变的中间产物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可能引起其他氨基酸的氧化,如Met, Tyr, His, Trp等。 D 氨基酸的分解 氨基酸加热中可能导致脱硫、脱酰胺、异构化等变化,还可能发生美拉德反应。 含硫氨基酸损失较多,产生H2S。影响到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脱酰胺反应 蛋白质超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