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送东阳马生序》苏教版知识精讲
初二语文《送东阳马生序》苏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送东阳马生序》
学习设想: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学习时,可以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中,主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文章理解。
学习重点:
1、学古人勤奋刻苦的精神——勤奋嗜学、艰苦奋斗、用心专一,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
2、积累文言实词:走、再、质、患、趋。
虚词:以、故。
3、背诵。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哪些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
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
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
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
(2)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二、介绍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宋濂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朝廷重要的文书大都由他参与编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三、朗读课文,理解文句,疏通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能否流畅地朗读课文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要求学生至少将课文读上两遍,而且必须是以读得流畅无断续现象为标准。要求学生在自由朗读时,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一些不容易弄懂的词语和句子。
3、熟读课文,借助注释识读全文。
自读圈点(个人)
四、品读课文,整体梳理
1、概括本文的中心
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太学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大成。
2、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运用对比手法:难——易
(1)以自己年幼时得书,从师、求学之难,和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作对比;
(2)以自己年幼时奔走之辛劳、生活之清苦,和太学生衣食住行的优越生活条件作对比。
通过对比,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品读课文,细致把握
1、请学生概括各段的中心意思。
第一段: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讲述自己求学之难和在极端艰苦情况下的勤奋、用心之专。
第二段:以对比手法叙写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从与自己的对照中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专心与否。
第三段:点明写序的原因和意图,赞扬东阳马生,勉励他刻苦学习。
2、细读第一段,把第一段分为五层,概括层意。并从中找出一个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词语。
----遍观群书/既加冠----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久而乃和/寓逆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第一层:讲幼时求学的情况,主要是致书之难。
第二层:叙述成年后求师的情况,主要写叩问之难。
第三层:写求师的行路之苦。
第四层:叙述衣食粗劣,生活之艰。
第五层:总结勤奋与艰苦是学有所成的原因。
词语:嗜学。
3、细读第二段
提问:与作者读书时相比,现今太学生的读书条件怎样?文章是如何进行对比的?
这一自然段主要是说明今之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这些内容与前一段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从四个方面与前面作者求学的情况形成对比:
衣食:廪稍之供、葛裘之遗——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
住宿: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行深山巨谷
从师:未有问而不告——未尝稍降辞色、叱咄
书籍: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经过四层对此,显而易见昔日艰难和今日条件的优裕。在昔日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
①无冻馁之患 ②无奔走之劳 ③有专门老师④有丰富藏书
从衣食、住宿、从师、书籍四个方面进行对比。
4. 提问:通过这种对比,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请用课文原话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Plant a Plant Lesson 9-Lesson 12重难点解析(冀教版).doc
-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Travelling Grammar知识点拨(译林牛津版).doc
-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Cartoons and comics Listening课件广州牛津版.ppt
-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Travelling知识点复习(译林牛津版).doc
-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Cartoons and comics More pratice课件广州牛津版.ppt
-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Travelling语法解析(译林牛津版).doc
-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3 Amazing Animals Lesson 17-Lesson 20重难点解析(冀教版).doc
-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3 An Amazing Plant单元测试(教科版).doc
-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Travelling重点语法和句型(译林牛津版).doc
-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3 Online travel Grammar知识点拨(译林牛津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