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京历史地理概况
南京历史地理概况
江苏行政区范围内的吴文化(苏州无锡地区)、楚汉文化(徐州淮安地区)、六朝文化(南京镇江地区)、维扬文化(扬州泰州地区)等区域文化都是江苏文化大观中的璀璨明珠。
(一)南京历史发展
◎南京简称宁,江苏省省会,地处长江下游的中心,“黄金水道”长江从其境内穿越,是全国最大的河港。
诸葛亮语:“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曾赞叹道:南京“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
◎我国四大古都之一(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六大古都(加开封、杭州);七大古都(加安阳)。
截至2011年12月,南京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省级单位10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1处,总计388处。东郊汤山猿人头骨的出土,表明5万年前南京就是古人类聚居之地。222—280 东晋317—420 南朝宋420—479 齐479—502 梁502—557陈557—589
十朝都会:南唐937—975 明初1368—1421 太平天国1851—1864
国民政府1912、1927—1949
◎南京之名始于明代初年,之前有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等名。明成祖时国都北迁,应天府改称南京。太平天国称之为天京、清朝称为江宁,辛亥革命以后再改称南京至今。1949年4月23日。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地理位置
南京位于江苏省境西南部,地处长江下游的中心,是全国最大的河港,东距长江入海口约400公里。西边是冈峦起伏的皖南丘陵,北边是辽阔坦荡的江淮大平原,南边是水网密布的太湖地区,东边是锦绣富饶的长江三角洲。
南京现辖11个行政区和2个郊县(鼓楼、玄武、建邺、白下、秦淮、下关、雨花、栖霞、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市域总面积659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100多平方公里。南京的人口数,2011年为812万。
(2)自然条件
◎气候
南京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季风气候明显。冬冷夏热,四季变化分明。初夏有梅雨,夏秋多台风雨。年平均气温15~16℃。
○长江流域“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自然植被
南京的自然植被属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混交林,法国梧桐、马尾松分布较普遍,具有明显的南北过渡特征。
○市树—雪松,市花—梅花
◎土壤与矿产资源
南京的土壤类型按地貌不同分为低山丘陵区土壤、岗地区土壤和平原区土壤三大类。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还有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南京的主要矿产有铁、铜、铅、锌、锰以及石灰石、白云石等。
(3)南京的旅游资源
其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
(1)南京最为突出的是陵墓景观。
明孝陵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周围45里,建造前后历时30余六朝时内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到了宋代逐渐复苏为江南文教中心。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凌波浆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
秦淮河上游分别在句容和溧水两县境内。东源来自句容城北的宝华山,经过句容县城,汇集赤山湖水,再流经湖熟镇到方山附近的西北村与南源之水汇合;南源来自溧水东南的东庐山,经溧水县城和秣陵关附近,也流经方山西北村。两源汇合以后,水量增大,直抵南京城下。河水在通济门外又分为两支:一支为“内秦淮”,从东水关入城,经夫子庙、镇淮桥(在中华门内)出西水关(在水西门稍南),长约5公里;另一支为“外秦淮”,也就是明代南京城南的护城河。它绕过南城外的东、南、西三面,到水西门附近与内秦淮汇合。
在唐代以前,秦淮河就在莫愁湖一带入江。南唐以后,才沿着古石头城西流向长江,入长江口在下关三汊河附近。
◎金川河
金川河原来是南京城北的大河,上源在鼓楼岗附近,在下关宝塔桥附近入长江。南京最早的居民点——北阴阳营原始村落遗址,就位于金川河上游的二级台地上。明代时为江淮之间各种物资渡江转运至南京城内的主要水道,也是城北居民和驻军用水排水的重要水源。其下游今天成了玄武湖的泄水河。
◎玄武湖
玄武湖是钟山与长江之间的一座大湖,原来直通长江,后来几经变迁,湖面逐渐缩小。现在全湖面积472公顷,环湖周长10多公里,仍是南京的第一大湖。
◎莫愁湖
莫愁湖名称最早见于北宋时的《太平寰宇记》,书中说:“莫愁湖在三山门外,昔有妓卢莫愁家此,故名。”从地貌情况来看,莫愁湖的形成,大致就在唐代以后。李白游金陵时,所看到的白鹭洲(在今江东门附近)还在江水之中,即所谓的“二水中分白鹭洲”;南唐以前的长江还从石头城下流过。
后来,江水西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促进溧阳市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研究.doc
- 先创后新,也谈物理课堂创新教学四重奏.doc
- 八年级综合检测二.doc
- 关于组织观看2013年秋季名师优质课.doc
- 写作指导中教师的有效介入.doc
- 几种常见部分倒装句的运用.ppt
- 刘家小学刘芳.ppt
- 制作运动会会徽.ppt
- 北碚区精神卫生中心业务用房工程.doc
-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MBA联合会.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