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yin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左旋多巴制剂 金标准:左旋多巴合并多巴脱羧酶抑制剂是目前最有效的控制症状药物 机制:补充外源性多巴胺前体 作用:对各期病人均有效,对运动迟缓和肌强直疗效肯定,对震颤也有效。 左旋多巴制剂 药物: 左旋多巴+苄丝肼:美多巴,美多巴快 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帕金宁,息宁 治疗原则 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个体化(根据病人的需求和生活质量),求长效,而不求全效 饭前或饭后1小时以后服用 药物副作用 短期 恶心, 呕吐 便秘 心律失常, 体位性低血压 失眠, 不安等精神症状 长期 运动波动和运动异常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作用: 对早期病人可单用,也可与多巴制剂合 用治疗。它不易引起异动症和症状波动,并可推迟和减少多巴制剂的作用。 机制:直接作用突触后多巴胺受体。 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使用剂量 应个体化。 副作用:消化道症状、体位性低血压、幻觉及意识模 糊等。睡眠发作是值得注意的副作用。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药 物 剂 量 作用受体 溴隐停 协良行 泰舒达 森福罗 7.5-20mg/d 0.2501.5mg/d 50-150mg/d 0.75mg/d D2+, D1- D2+, D1+ D2+, D3+ D2+, D1+ 溴隐亭 作用:对D2受体有强烈激动作用时D1受体有微弱拮抗作用 ,半衰期长(7小时),约为美多巴和息宁的两倍。 副作用:头晕恶心呕吐,直立性低血压,多动症,精神症状 协良行 (Celance) 培高利特甲碳酸盐 作用:是强D2激动剂和弱D1激动剂比溴隐亭强10倍 (以重量计算),半衰期比溴隐亭更长。 副作用:与溴隐亭相似 ,更须注意心脏瓣膜损害和胸膜增厚。 泰舒达缓释片(Trastal) 作用:激动黑质纹状体通路D2受体,刺激中脑皮层和 边缘叶通路D3受体,改善病人智能障碍和情感调和,降低谷氨酰胺和自由基水平,保护神经元存活 用法:单用-减轻震颤、运动减少,合用与左旋多巴合用,疗效显著 用量:单用-一般每日3-5片,合用-一般每日1-3片 效果:疗效肯定,对震颤效果好,运动减少、肌强直次之;减少多巴疗法的剂量及副作用 副作用: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下降 森福罗 (Pramipexole ) ●激动多巴胺D2、D3受体,对合并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尤其适用,半衰期长8-12小时,对晚期病人有效。 最初剂量:起始剂量为0.375mg/d,每7天增加1次剂量:3×0.125→3×0.25→3×0.5  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 作用:对早期病人可单用,也可与多巴制剂合用治疗中期病人。可能有神经保护作用?它不易引起异动症和症状波动。 机制:抑制多巴胺的氧化降解,减少氧化自由基的生成。 使用:司吉林(selegiline)、丙炔苯丙胺(deprenyl); 5-10mg,两次/日。 副作用:消化道症状、体位性低血压。失睡多见,故不宜晚上用。 儿茶酚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 作用:增加左旋多巴的生物利用度和作用时间,而不增加左旋多巴的峰值血桨浓度;可增加左旋多巴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 机制:抑制外周和/或中枢多巴的降解代谢,使血浆或脑内多巴胺明显增加; 适用症:出现剂末效应或“开-关”现象,与左旋多巴同时服用; 药物:托卡朋(Tasmar or Tolcapone):外周和中枢抑制剂,可能导致急性肝坏死;恩它卡朋(Entacopone):外周制剂; 左旋多巴和存活率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长期左旋多巴治疗显著延长PD患者的寿命期望值 自左旋多巴应用后,PD患者寿命期望值增加了一倍(从10年到平均20年) 您将如何选择? 早还是晚使用左旋多巴? 并发症的出现 生活质量 延迟使用左旋多巴可能的不利 较差的生活质量 活动能力下降(因跌倒和受伤) 较早失去工作能力 可能增加死亡率 药物反应及疗效减低 左旋多巴与药物引起的 并发症 药效 并发症 病程 5-10年 剂未现象 开关现象 异动症 僵住现象 DA储存 2.0 1.37 认知功能障碍 1.47 药物治疗并发症分类 运动症状波动 (Motor Fluctuations) 剂末效应(Wearing-off):疗效减退 “开-关 ”现象 (On-off):症状在突然缓解与加重中波动 僵住(Freezing) 运动症状波动发生机制 时间 疾病晚期 时间 纹状体多巴胺浓度 疾病早期 纹状体多巴胺浓度 时间 增加服药次数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