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下第一所”丨长沙,一座小院的记忆
“天下第一所”丨长沙,一座小院的记忆2016-08-26 10:00:21 湖南日报?[作者:]?????[责任编辑:李 慧]字体:【javascript:changesize(18)大?javascript:changesize(16)中?javascript:changesize(14)小】自1950年以来,这座小院,一直是全省戏剧文化的工作大本营和全省艺术的最高殿堂——长沙,一座小院的记忆孙文辉在长沙,有这样一座小院。人们说,它是“湖南戏剧的家”,也有人赞誉它是“天下第一所”。这座小院还年轻,仅66岁;它的名字几度变更,它的门牌号码如今叫“明星里2号”……明星里2号,没有1号,也没有3号,发生过很多值得纪念的事情小院之初:历史辉煌明星里2号,地处长沙芙蓉区芙蓉广场附近;这里没有明星里1号,也没有明星里3号,长沙城市大建设过程中,明星里仅存一个2号。这个2号,可能除了居住在这里的人家和邮局邮递员,没有人能找到。这个院子的土地证和房屋产权证上,署的却是“明星里8号”。1950年,明星里属于长沙落星田的一条小巷,当年长沙火车站就在落星田东侧。这里曾是一家客栈。据《辛亥革命在湖南》记载,1911年,同盟会湖南分会设在落星田“定忠客栈”,这里曾是辛亥革命湖南正副都督焦达峰、陈作新设立的长沙起义秘密指挥机关,从宁乡雇来的刻字匠在这里刻出了湖南都督的大印。1950年,“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文联)在这家客栈筹建。那时,省、市文化局都还没有建立,文联成为联系文艺界人士、管理文化事业的临时性机构,由于没有合适的办公场地,就在市区最中心的落星田买下了这家小旅店。曾在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工作的离休老干部冯放,1950年转业到长沙,参加了省文联的筹建。他回忆道:“我在这里住了4个年头(1950年至1953年),有很多值得纪念的事情,例如,抗美援朝时期河南常香玉豫剧团为朝鲜前线捐飞机义演到湖南时,因为我到平江参加‘土改’试点去了,常香玉就住在我的房间里;又如《湖南文艺》(《湖南文学》前身)杂志于1951年7月在这里创刊;在这里还召开了湖南省第一次文代会……”花鼓戏名老艺人何冬保回忆:1951年10月,中宣部副部长周扬观看了花鼓戏《刘海砍樵》,“第二天,周扬同志在文联为这出戏召开了专门会议,我走进去听意见,他开口就说这个戏很好,用不着大改了。这个戏在国际上是站得住脚的。”著名湘剧剧作家范正明回忆道:“1952年,文艺界整风是在这所房子开的会。著名湘籍作家丁玲第一次回湖南,也是在这里接待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省文联既是湖南文艺界最广泛的人才聚集机构,又是党领导文化艺术的工作机关。因此,在这里诞生和组建了不少专业文艺团体和机构,如1952年在这里成立的“湖南省文工团”,孕育了后来的湖南省歌舞剧院、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这里曾是这些团体早期的排练场所和宿舍。1952年8月,省人民政府设立“省文化事业管理局”(1955年改省文化局、1983年改省文化厅),就在这里与省文联合署办公。1953年8月,省文联迁往府后街,省文化局搬迁至蔡锷北路,其下属的“湖南省戏曲改进委员会”一直留在此处办公。“落星”之名可远溯至千余年前小院的变迁门牌号是一个单位、住户位置的精确“坐标”、“身份凭证”。明星里2号小院坐落的长沙落星田,是个古老的地名,清陈运溶《湘城访古录》据唐垂拱三年(687)《上护军庞德威墓志》推断,“落星”之名可远溯至千余年前。明星里是落星田北侧的一条小巷,新中国成立前后,小院的门牌号码为落星田7号。1975年7月修建长沙五一西路,落星田被一分为二,南段并入东庆街,1981年恢复为落星田,北段命名为明星里,小院的门牌号码为明星里8号。2006年,因小院周边相继建设起三个楼盘,明星里旧房基本被拆迁,仅存的小院由明星里8号更换为明星里2号。据1953年春入住小院的尹伯康先生回忆,当时的建筑为“前后两栋二层楼房,其间有小天井相隔,有木走廊相连,两栋住房共有二三十间”。1958年左右,小院前面修建了一排平房作宿舍。音乐家朱立奇先生回忆,这个小院房屋为南北向,有四进,一进为木结构平房,二、三进是二层木结构楼房,最后为厨房杂屋;在两进楼房之间有一天井走廊,是一座典型的清晚期建筑。第二进“一楼全打通做排练厅”。1980年旧房改造,木结构二层楼房与平房全部拆除;1983年建成前栋宿舍楼,1984年建成后栋五层办公用房及职工住房,即留存至今的建筑格局。2016年4月,明星里2号完成两栋楼房内部与外墙全面的装饰、装修。7月,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政府发出《公告》,小院属于“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征收范围”。这里一直是全省戏剧文化的工作大本营湖南戏剧艺术的最高殿堂这座小院,门牌号几度变更、建筑几度变更,名称几度变更,其“主人”虽未变更,但工作任务随时代而几度变更。19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