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 海洋地理
(对应学生用书第253~256页)
海洋和海岸带
1.(2011年福建文综,40,15分)如图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
解析:本题以表层海水等温线图分布为切入点,考查了海洋表层海水分布规律及成因等知识。第(1)题,分析图可知,此海区为南太平洋的秘鲁沿海区域,分析表层海水等温线,从东南向西北表层水温度递增。在分析时既要考虑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又要考虑到秘鲁寒流的影响。第(2)题,M处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则导致东西两岸气候异常,这就是我们说的厄尔尼诺现象或拉尼娜现象。
答案:(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或由南向北、由近岸向外海递增)
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多;近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
(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2.(2010年福建文综,40,A,15分)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的狭窄过渡带,称为海洋锋。图中甲、乙分别示意中国近海冬季海洋锋和主要渔场的分布(局部)。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空间分布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2)简述为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第(1)题,了解渔场资源丰富的原因。因海水扰动、营养物质和饵料丰富形成渔场。第(2)题,为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可利用地理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答案:(1)关系:空间分布一致。
原因:在出现海洋锋的海域,海水扰动强烈,营养物质和饵料丰富,鱼群集中,形成渔场。
(2)实行休渔制度;防止过度捕捞;发展海洋牧场;防止水污染。
3.(2009年福建文综,40,A,15分)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图中海峡东、西海岸主要的海岸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说明海峡西岸的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及有利条件。
解析: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为台湾海峡。海峡东岸海岸线平直,应为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西岸海岸线曲折,多岬湾,为基岩海岸。西海岸为我国的浙江、福建沿海地带,这里人口、城镇密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海岸多为基岩海岸,滩涂面积大,适宜综合开发港口建设、滩涂养殖、晒盐、滨海旅游等。
答案:(1)西岸:基岩海岸;海岸线曲折,多岬湾。
东岸:砂质(沙砾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海岸线平直。
(2)港口建设;多优良港湾;滩涂养殖,滩涂面积较大;滨海旅游,海岛(海岸)景色独特、气候宜人;滩涂晒盐,气温高、晴天多;海岸带综合开发:人口、城镇密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4.(2009年上海,31~34,18分)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1判断,该海域位于 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 。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 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 、 的作用。?
(2)图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 (方向)流动。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图1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 海区。?
(3)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
(4)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在图2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哪一海区?
解析:第(1)、(2)题,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暖流使海水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弯曲,南半球的海水表面温度向南递减。第(3)题,西南季风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造成的,其次才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洋流的流向与风向基本一致。第(4)题,大陆沿岸海区的涌升流的成因主要是受离岸风的影响;盐度、温度差异而导致的密度差异,也是涌升流的形成因素之一。
答案:(1)南 高 暖 升温 增湿
(2)南 ①
(3)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造成印度洋与亚洲大陆之间的气压差异,形成西南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加强了西南风。顺时针流动。
(4)有些沿岸海区劲吹从陆地向海洋的风,导致沿海表层海水随风流走,海平面降低,此时附近海区的海水就会从深层流过来补充,在沿岸形成涌升流;有时密度差异也会造成某一海区与邻近海区海面高度的差异,从而造成涌升流。②处。
海洋开发
(2010年上海,19~20,4分)潮起潮落反映了日、月、地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据此回答1~2题:
1.随着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变化,依次出现的潮汐现象是( )A.大潮、小潮、大潮、小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