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关键词 1、新青年   2、文学改良     3、文学革命        1917年发生的文学革命,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开始。其发生的历史背景,相当程度上利用了晚清文学变革的态势和思想资源。其中包括“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当时的文界革命都有社会变革的要求作支撑,为了建立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实现“言文一致”的语言变革就成为前提。当然,由于整个民族向现代化突变的契机尚未到来,晚清的变革也只能囿于传统文学内部。1911年辛亥革命宣告封建帝制结束,为中国社会转型创造了条件,中国近代以来的洋务运动造就了一批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而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促成现代出版业的发展,晚清出现了大批报纸杂志,现代文学市场形成,现代的稿费制度,又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经济保证。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更名《新青年》),1917年,《新青年》迁往北京,集结了一批推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人物。其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鲜明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确认民主与科学是社会发展进化的基本条件。从此后,《新青年》就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推动者和鼓吹者,所以一般将《新青年》创刊作为新文化运动的肇始.。其间也有一些标志性的事件。                 1917年2月1日《新青年》刊载胡适白话诗8首,这是中国第一次发表白话诗                  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他从启蒙角度抨击了旧文学之“阿谀夸张、虚伪迂阔”,认为文学与国民性是互为因果的。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得到了当时的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响应,他们为文学革命摇旗呐喊助威,并为炒作文学革命,演了一出双簧戏。之后,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高阔文学革命宗旨,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出人道主义文学内涵。文学革命的影响遂越来越大。   文学革命与守旧派的斗争: 1、林纾 (1852~1924)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补柳翁、践卓翁、长安卖画翁。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八年(1882)举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因任北京大学讲席。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  林先生译著摘录:  《茶花女遗事》   《伊索寓言》 《黑奴吁天录》(《汤姆叔叔的小屋》)  《鲁滨孙飘流记》  《海外轩渠录》(《格列佛游记》)  《块肉余生述》(《大卫.科波菲尔》)  《贼史》(《雾都孤儿》)  《孝女耐尔传》(《老古玩店》)  《魔侠传》(《唐吉珂德》)  《歇洛克奇案开场》(《福尔摩斯探案》)  《雷差得记》(《理查二世》)  《冰雪姻缘》(《董贝父子》)     文学革命实绩: 1、白话文全面推广。1920年1月,当时北洋政府教育部颁令,凡国民学校低年级国文课教育统一运用语体文(即白话文),许多杂志纷纷采用白话文刊行,到1924年,中学语文课本已经收入新文学作家的作品。 2、外国文学思潮纷纷涌入,文学社团蜂起。 3、文艺理论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4、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赴日入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弃医从文。1909年8月回国从教。1918年参任《新青年》编辑,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家族制度与封建礼教。后陆续发表有《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杰作,出版小说集《呐喊》、《彷徨》。1930年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病逝。一生著译近千万字,现有《鲁迅译文集》10?卷、《鲁迅全集》16卷。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世界影响广泛。    鲁迅生平简表           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城内。取名樟寿。1898年往南京入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改名树人。1899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学习。              1902年 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文。1904年到仙台,入仙台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模板8篇).pdf VIP
- 国家金融安全.pptx VIP
- 某电厂2×600MW火电机组主厂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2025华为人工智能方向HCIA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springboot小型超市商品管理系统docx毕业论文.docx
-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长宁区延安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a卷)(原卷版).docx VIP
- 新任生产副总工作计划.pdf VIP
-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长宁区延安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原卷版)(1).docx VIP
- 国家金融安全.pptx VIP
- 2023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品种供应清单 .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