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化学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解析版)含解析.doc

2016年高考化学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解析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频考点解读】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是化学综合实验考查的一种重要形式。一是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包括完善实验步骤,设计简短的实验操作方案等,多在非选择题中呈现;二是考查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包括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及改进,在选择题中和填空题中都有所涉及。该题型能够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强,难度稍大,区分度高,应引起重视。 【热点题型】 题型一 制备实验方案设计 例1、Fe(OH)2中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或在含有O2的水中容易被氧化而变色,难以看到它的“真面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科学家对此实验作了研究和改进,以下三个图有一定的代表性。 (1)按照常规实验的要求,用胶头滴管滴加溶液时 (填“能”或“不能”)伸入试管中,原因是 ,图I中,长胶头滴 管伸入液面下的目的是 ; (2) 在图Ⅱ中,要观察到Fe(OH)2的生成,B管中的试剂可以是 实验操作的步骤是(反应试剂已加入) ① ② 若操作步骤①和②颠倒,能否看到Fe(OH)2白色沉淀?试说明理由: (3)若用图Ⅲ装置实验,阳极材料应选用 ,阴极用石墨,阳极反应 ,阴极反应是 ,该实验有一明显的不足,不利于长久清楚地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生成,请指出并设法克服。 。 气体压强增大,利用的是温度和体积不变,增大气体的物质的量,从而将B装置中生成的FeSO4被气体压入II装置,FeSO4和II中的NaOH接触发生反应,制备出Fe(OH)2;图Ⅲ则利用电解原理制备Fe(OH)2。 答案:(1)不能,药品会被污染,防止带入空气,加速药品的氧化变质 (2)稀硫酸 、①打开止水夹,待C中溶液有大量气泡②关闭止水夹 、不能 (3)Fe, Fe-2e-=Fe2+, 2H++2e-=H2↑,溶液与空气接触,易引起Fe(OH)2变质,可以在溶液上层加盖保护液,如苯等。 【感悟提高】解答此题要求对铁元素的化合的知识能灵活运用,正确掌握Fe(OH)2制备条件,能将物理中大气压的知识运用到化学实验中,将基础实验与创新运用结合,将装置创新与原理创新结合。 【提分秘籍】制备实验设计思路及一般方法 列出可能的几种制备方法和途径,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选取最佳的实验方法。 在制订具体的实验方案时,还应注意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其顺序是: 特别提醒:制备实验方案遵循的原则:(1)条件合适,操作方便;(2)原理正确,步骤简单;(3)原料丰富,价格低廉;产物纯净,染污物少。 题型二 性质实验设计 例2、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的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2O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 2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l:红色粉末是Fe2 O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 (2)若假设2成立,则实验现象是有 。 (3)若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经充分反应后,固体全部溶解,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 不变红色,则证明假设 (填数字)成立,写出可能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 (4)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2O 的质量分数。取a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g(b>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溶液变为血红色 (2)红色固体剩余,溶液变蓝,加入KSCN时,溶液不变红色 (3) 3 (4)% 【感悟提高】定性检验实验设计是用来判定实验对象具有那些性质、某种因素是否存在、某个因素是否起作用、某些因素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测定某些物质的定性组成、探讨研究对象具有怎样的内部结构等所进行的实验。它主要解决“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 【提分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