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地名言 1、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背景 2、归纳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如何评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积极性: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激发了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局限性: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 《甘地传》Gandhi 本片荣获1982年第5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等8项大奖。 导演兼制片阿顿伯罗为这部影片筹划二十年,最后用3年的时间,雇佣80名英国演员和100名印度演员并完成了这部巨片。 历史时空 第2课 圣雄甘地 圣雄一词源于梵语的敬语,原意是“伟大的灵魂”,意为合圣人与英雄于一身。 甘地简介:出生于1869年,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他三次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争取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极右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9岁。 甘地主义:包括 ①哲学思想: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 ②政治主张:非暴力革命实现印度的自治或独立 ③经济思想:提倡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物质文明 ④社会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 身穿土布服装的甘地 核心:非暴力不合作When I despair, I remember that all through history, the ways of truth and love have always won. There have been tyrants and murderers and, for a time, they can seem invincible, but in the end they always fall. Think of it...always. 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是终究总是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非暴力? 你所理解的非暴力? “非暴力”绝对不是简单的一种不使用武力的斗争技术,“非暴力”意味着对真理的执着探求和对真理的坚持。而且还包括乐于自我反省,乐于倾听,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的意见和呼声。——拉姆·甘地(甘地的孙子) 一、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形成 1、早年熏陶—— 宗教:印度教家庭(“以德报怨,以善报恶”);素食主义 15岁时,甘地偷了哥哥手镯上的一小块金子,良心受到谴责。由于不敢当面认错,他写了一封悔过信交给父亲。原来以为会受到重罚,没想到病榻上的父亲读后泪流满面,竟原谅了他,甘地感动地哭了。这是甘地人生中第一堂“非暴力”课。 一、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形成 1、早年熏陶—— 2、英国求学—— 学习法律;接受《圣经》中不与恶人作对的教训 印度教家庭(“以德报怨,以善报恶”);素食主义耶酥受苦的榜样是形成我对非暴力永恒信念的一个因素,这一信念支配着我的一切行动。——甘地 一、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形成 1、早年熏陶—— 2、英国求学—— 3、南非工作—— 学习法律;接受《圣经》中不与恶人作对的教训 种族歧视; 受列夫托尔斯泰等影响;凤凰新村;领导南非印度侨民斗争。 印度教家庭(“以德报怨,以善报恶”);素食主义 热爱自己的邻居,对人类内心深处道德再生的热望,建立没有暴力、人人平等的社会。——托尔斯泰《天国就在你心中》 上帝在南非为我的生活铺下了基石, 并播下了为民族自尊而斗争的种子。——甘地 一、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形成 1、早年熏陶—— 2、英国求学—— 3、南非工作—— 4、回国斗争—— 印度国大党: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1885年创立,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它一直是执政党,代表大地主及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 学习法律;接受《圣经》中不与恶人作对的教训 种族歧视; 受列夫托尔斯泰等影响;凤凰新村;领导南非印度侨民斗争。 成为国大党领袖 印度教家庭(“以德报怨,以善报恶”);素食主义 二、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实践 结果? 内容? 直接原因?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一次 1919-1922 第二次 1930 第三次 二战期间 《罗拉特法案》 阿姆利则惨案 甘地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 非暴力-暴力 运动停止 1929经济危机,英国加大压榨,颁布食盐专营法 “食盐进军” 高潮阶段 当局妥协运动停止 英国殖民势力的衰落,印度人民强烈反抗 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主张。 第一次……,第一次…… 为印度的独立奠定基础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