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1.兴奋性:(广义):一切活组织或细胞当其周围环境条件改变时,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生理学):活组织或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2.内环境:细胞外液为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称之为内环境。
3.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和化学的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4.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弧的反射活动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5.体液调节:通过血液循环或组织液扩散将特定细胞产生的物质送到特定器官或组织,引起相应反应的调节方式。6.负反馈:反馈信息对控制系统起抑制作用,如体温调节、血压调节
生理意义:是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
当单个阈上刺激引起细胞产生一次动作电位后,直到膜电位恢复到正常静息膜电位水平,在此期间细胞膜通常将不再对下一次刺激产生反应这个时期称为不应期。当肌肉接受一连串彼此间隔时间很短的连续兴奋冲动时,由于各个刺激间的时间间隔很短,后一个刺激都落在由前一刺激所引起的收缩尚未结束之前,就又引起下一次收缩,因而在一连串的刺激过程中,肌肉得不到充分时间进行完全的宽息,而一直维持在缩短状态中。肌肉因这种成串刺激而发生的持续性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当肌肉受到牵拉时,首先兴奋肌梭而发动牵张反射,导致受牵拉的肌肉收缩;当牵拉进一步加大时,兴奋腱器官,使牵张反射受到抑制,这样可避免牵拉的肌肉受到损伤又称快速眼动睡眠脑电为低振幅,去同步化快波,与觉醒时相似2、操作式条件反射:动物在执行一定的运动或操作后才能得到强化,从而建立的条件反射。
训练:踏杆 给食
灯光 踏杆 给食
无灯光 踏杆 不给食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结构、递质、作用特点
答:1、系统结构:相同点:两者都由节前和节后神经元组成。不同点:1)节前与节后纤维长短不同交感神经节离效应器较远,节前神经纤维短,节后纤维长;副交感神经节离效应器官较近,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2)中枢起源不同交感神经起源于脊髓胸腰段;副交感神经起源于脑干神经核(走行于Ⅲ,Ⅶ,Ⅸ,Ⅹ对脑神经)与脊髓骶部。3)分布不同交感神经分布广泛,全身内脏器官都受其支配;
副交感神经分布较为局限,如皮肤、肌肉内的血管、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都只有交感神经支配。4)节前与节后纤维比例不同交感神经节前与节后纤维之比:1:11~1:17,反应弥散;副交感神经节前与节后纤维之比仅为1:2
2、递质:交感神经的递质:1)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支配汗腺、胰腺以及骨骼肌和腹腔内脏血管的交感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胆碱能神经元2)绝大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副交感神经的递质:副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神经均释放乙酰胆碱--胆碱能神经元。自主神经中的乙酰胆碱受体:1)M-受体:效应器膜上的受体2)N-受体:自主神经节神经元的突触后膜
3、作用特点:1)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作用相互拮抗2)紧张性支配3)交感神经动员机体适应环境的剧变。副交感神经保护机体、修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
特异性感觉传导途径的特征
答: 1、一般由三级神经元组成,视觉、听觉为多级2、传导途径中交叉3、除嗅觉外都经过丘脑中继,投射到皮层的特定区域突触后抑制的类型
答:突触后抑制: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而引起后继神经元产生IPSP的现象称突触后抑制。 分为:1)传入侧支性抑制(交互抑制):感觉传入纤维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另一方面发出侧枝兴奋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引起另一中枢的神经元产生IPSP的现象。2)回返性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沿轴突外传,同时其侧枝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回返作用于同一中枢的神经元,抑制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以及同一中枢的其它神经元。
神经元的分类及中枢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
答:1、分类1)按机能:a.感觉神经元:如:脑和脊髓的神经节细胞b.中间神经元:如:分布在脑和脊髓内的神经元。c.运动神经元:如:支配骨骼肌的神经元和自主性神经节内的神经元。2)按引起后继神经元兴奋还是抑制:兴奋性神经元和抑制性神经元。3)根据释放的递质:胆碱能神经元、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多巴胺能神经元、5-羟色胺能神经元和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2、联系方式:1)辐散:一个神经元通过轴突分支与多个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常见传入神经。2)聚合:一个神经元接受来自不同神经元的突触联系。常见传出神经。3)链锁状:空间范围扩大。4)环状: 时间上延长或终止。
感受器电位的特征
答: 1、非全或无,有总和现象2、不传导,以电紧张形式扩布3、无潜伏期4、具有适应现象5、不易受麻醉药物的影响(麻醉后,有感受器电位,无动作电位)
浅感觉和深感觉的通路
答:1、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轻触-压觉 浅感觉传导:感觉传入神经元(第一级神经元);同节段脊髓更换神经元,交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县纪委监委关于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的工作汇报.docx VIP
-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单招复习题库(中职毕业生)-畜禽智能化养殖、宠物养护与训导、宠物医疗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 (判断题80道).docx
- 危重患者压疮的预防与护理完整版.pptx VIP
- 高一语文《哦-香雪》教学课件-课件.ppt VIP
- 4.5小数的近似数(拔高作业)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docx VIP
- 厂房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 VIP
- 20220308工程建设公司SAP PS整体解决方案.pptx VIP
- 4.5小数的近似数(中等作业)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docx VIP
- 浅谈现代初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意义.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