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一编 第五章 专题一 散文类文本阅读题型专练四 鉴赏表达特色题新人教版.pptVIP

2010届高三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一编 第五章 专题一 散文类文本阅读题型专练四 鉴赏表达特色题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灯彩,很显示出六朝古都的繁盛。饭店服务开始的歌舞也真淳雅朴,一扫那种职业演员的匠气和矫情。趁着夜幕初降,坐上游艇想领略秦淮的清艳。迎面而来的却是五光十色的灯火和嘈杂的乐声,与秦淮风光全然异趣的喧哗。冲激着彩色喷泉的电光,这种现代声光技术激发的现代热情,一时间把秦淮河的远古情调扫荡得无影无踪。我们乘坐的那只游艇,原来是为音乐喷泉而设。它不走远,只是面向着电光在那里左右移动着……东关头呢?东关头沿路断续的歌声呢?利涉桥呢?大中桥呢?大中桥边的疏林淡月呢?在朱自清的 散文中,我看到了“黄而有晕”的灯火,在繁星交错的光雾中摇曳的“杨柳的柔条”,盈盈地升上柳梢的月亮,如梦似幻的轻悠的歌吹,如今,都隐失在现代声光的繁华奢靡之中了!炫奇、刺激、肤浅的陶醉,唯一缺乏的是自古而今的文化上、审美上、情感上的夜秦淮!我寻找与这座古城相和谐的秦淮,与秦淮相和谐的桨声灯影。而此刻,我却意外地邂逅了在世界任何地方,在香港的尖沙咀,在新加坡的圣陶沙,在纽约的百老汇都能看到的喧哗和繁盛,而独独失去了旧时秦淮的那韵味,那情趣,那一份潇洒和飘逸! 1994年7月24日 (选自《心中的风景》)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怎 样的表达效果? (1)我怕那事实污了我心中华彩的六朝金粉,没有 勇气去看。 (2)这一相隔数十年的阔别竟把当年的满头青丝变 成了苍苍茫茫的一堆乱雪。答表达效果,注意这种手法在文中的 作用及自身的表达效果。 答案 (1)借代手法。金粉:旧时妇女妆饰用的 铅粉,常用以形容繁华绮丽。这样说突出了历史上 繁华绮丽的秦淮河在作者心中的印象和分量。 答题指导 . . (2)比喻手法。把年轻时的黑头发比喻成青丝,把年老时的白头发比喻成一堆乱雪。这样比喻说明阔 别时间之长,同时前后对比,也让人产生一种沧桑 之感。语言形象。 6.概括文章开头三小节的主要内容,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艺术效果。此题考查对前三节文意的概括和作用 的分析。艺术效果(作用)应包括内容和结构两个 方面。 答案 开头三节主要写几十年来一直渴望重访秦 淮河,感受秦淮画舫纸醉金迷的梦影,表达对李香 君等秦淮女子的钦敬。这样写是对下文的有力铺垫。 下文写重到秦淮,没有了桨声灯影,见不到古代的 风雅,非常失望,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商品经济背景 下文化失落和匮乏的惋惜之情。 答题指导 7.“这即使从商业的眼光来看,也是缺乏文化造成 的‘疏忽’。”你认为删去加点的关联词语,这 个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为什么?此题考查对语言表达技巧的鉴赏。分 析时注意扣住该节中心和写作意图。 答案 原句是假设关系,退一步说的意思。删去加 点的关联词语,意思完全不同。作者反对和抨击 的,是重新修整的秦淮河边商业味过浓、历史文化 气息消隐的现象。没有了假设关系,就变成作者赞 成从商业角度包装旅游景点的意思了。这显然有悖 作者的原意。 答题指导 . . . * 题型专练四 鉴赏表达特色题 1.(2009·江苏)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 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艺术手法可以从表达方式、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等角度来分析。从表达方式看,作者在 叙述的基础上把议论和抒情相结合。在表达技巧 方面,作者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思 考,所以是托物言志;作者将都江堰的科学建造 真题回眸 答题指导 方法与现代人为发展而破坏环境的做法相对比, 表达自己的忧虑,所以是借古讽今;作者由都江 堰联想到文化、人生,所以是虚实结合。 答案 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 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 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 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2.(2008·山东)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 结合本文,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答题指导 本文由勺子谈起,进而有了重大发 现,以小见大,写法新颖。 答案 主要是以小见大的手法。 启示主要有两点:①要善于观察,注意从日常生 活中的具体事物,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如本文对 歌德故居中的炊勺的发现。②要精于思考,学会 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和发掘深刻的意蕴,就像作者 从炊勺中看到了歌德的非同一般一样。鉴赏表达特色题主要是针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 法”“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而设的一种题型。它是 文学作品阅读的主要题型。鉴赏表达技巧(艺术表现)重心放在判断运用了哪些 手法上,兼及表达效果的分析。而且,在“判断”手法 上,要求多角度切入,掌握多种表达技巧的综合运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ed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