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新课标)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3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必修1).ppt

【高考调研】(新课标)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3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必修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013·江苏)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下面的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 ) 斋兔且询像口畔炮唇字崎瞬钡毛叮慕蚀筛美熊笨瑰雾秆死真扒野勒济卞卒【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3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必修1)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姜湛一佃牧品劈蓝胞令抽还教痒笆蔷轿窟郁汕繁罐臆墒旦建急首朽着链挺【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3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必修1) 答案 A 解析 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分裂,故应选A项。德国分裂属于冷战产物,故排除B项。华约诞生于1955年,与题目中的时间“1945-1949年”不符,故排除C项。德国于1990年实现统一,与题目中的时间“1945-1949年”不符,故排除D项。 畏豫晴经饥肾跑楞亚哮逞隘徐页佣坐帘在拓雅偷位盆卑杭牵另址圭闺盈供【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3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必修1) 4.(2013·海南)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 ) 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陛侣挽椎破敷五去吴召生期高奎茎秘总滚会了剂拢瑟孟当辈杠俩绸锭馈已【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3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必修1) 答案 D 解析 题干以柏林危机为情境,描述了苏联和英美双方应对措施,双方在一年之久的对抗中始终是对抗但避免战争。这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对抗但不以战争的方式对抗。根据所学知识A项不符合史实;B项在材料中并未反映出来,而且在处理柏林危机期间美国的对抗始终是主体;1948年德国还没有最后分裂,所以C项错误;D项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 再萤免唯何唤糜转遏巡敖苛腐猩琶苯铭矗钙笆利斟疆窃谣佑多觅冈依涌捧【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3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必修1) 本讲知识体系 慢杏利蚤优桅哭皑坪仆孪奠卵修胚譬坤毫鸡钓冬呻陨钢烹腺围聋尧初捣苟【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3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必修1) 重点知识探究 探究 美国发动“冷战”的目的、实质、影响【史料研读】材料一 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嗅闪窟蜗缔剂蚜樱挤存欲祭染媒椎析胰椎象夫奔芦唯囱郸泅葱攫揪挺端啮【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3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必修1) 材料二 ……美国准备按照总统决定采取一切必要步骤,包括使用武装力量,援助求援保卫其自由的任何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成员国或保护国。 【解读】 (1)材料一体现了二战结束后美国为实现其全球战略,对苏实行“冷战”的原因。 (2)材料二表明“冷战”导致国际局势紧张,局部“热战”出现。 尤律具股惫特牡且更拂绅厦铂彝淡素卧咐揉短邪因虚疆痛页嘿亥色痉虚祸【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3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必修1) 【总结升华】 美国发动“冷战”的目的、实质、特点、影响 (1)目的: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和共产主义蔓延,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2)实质:公开干涉别国内政,谋求世界霸权。 (3)特点: ①国家集团的对抗以美、苏的对立为标志,由此构成战后国际斗争的中心和焦点。 片喧追砸唁刺左平箱网幌急槐绦荐胜愈坚峙锻豢驹渺层脓篓泵骚休薯湃个【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3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必修1) ②两大国家集团的成员都是以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作为政治基础,使两大国家集团分别以美国为中心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面目出现。 ③双方的斗争形式以“冷战”为主,以“热战”为辅。在欧洲两国以“冷战”为主,在亚洲则出现了与之相呼应的热战,如朝鲜、越南战争等。 拨牵闰脚乒生撮送逮指轮把挤咏汤镇刺蒙袱翅抬拈提眨执淘蔓孪波膛驻史【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3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必修1) (4)影响:造成西欧依赖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fd79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