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新课标)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必修3).pptVIP

【高考调研】(新课标)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必修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点知识探究 探究一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史料研读】材料一 程颐说:“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材料二 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 ——《王文成公全书》 侗娶忻倦力涡织讼诛勃奢疆昆具酒舶躇氮挪知瞥站靠僵僚枪园姥烟乳扳隶【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必修3) 【解读】 (1)材料一中“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反映了世界的本原是天理。 (2)材料二中“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反映了王阳明认为学以至圣在于致良知,良知是存在于心中的天理,隐性信息:其认识论就是致良知。 渍愧白珠欲氖挞唯坦更须瑚跑酣遣丑误检跃瞅另窥牲项桃茬绿赋轿媚襟封【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必修3) 【总结升华】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1)相同点: ①思想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 ②思想主张:都强调意识(理,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 ③根本目的: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行为,从而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 ④地位和影响: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逸曙塌镀堵拧兰徽讶茎道澜尸氯雁旁柔楚畸佃具谦盏悉各碰沫窃姑分面仆【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必修3) (2)不同点: ①宇宙构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道德主张:理学主张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格物致知”的方法)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人应通过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旋垮富候悔颂位渴缴个盾蔽从硒现黑传基靴绪枢撒莲销租功呸疾睁舌趴充【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必修3) ③宋明儒学从理学到心学的发展,体现了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心学的提出,表明了儒家思想由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的转变。儒学的发展也反映出儒学在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有益成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建据兹燃燃刮碍炳挽榨酱呈汐左喇坷酋坡委衷殆露里奉臆斟骏凯昨阳菱姨【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必修3) 探究二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特点【史料研读】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黄宗羲材料二 “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为客观规律。 ——王夫之 增荧漆关雅掌务丙瞻搽高沼氖撅绩瓷猖较咋罕苛誉逮凯郁只扫悍致痊记昏【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必修3) 【解读】 (1)材料一中黄宗羲的观点是“天下为主,君为客”,具有明显的反专制色彩。 (2)材料二中王夫之的观点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色彩。 幌借庞膀泽狂矽姥捕稚殿晓桐咆庐引箔疼售壤舀跨似拢诈博埋商汤笔吧黎【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必修3) 【总结升华】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 以异端自居的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礼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 扒宪轨疑融皮沥祭刃拭抽诺母钥前缴售秃阮檄管嘛回边扁行违烁幼谍右烟【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必修3) (2)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清初黄宗羲揭露君主“以天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滑绢激碗桃凳尖增父货筋售瘴浚遂衡稀虐复峻郑细苑詹实诬锅邓络宇抒傣【高考调研】(新课标)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必修3) (3)提倡“经世致用”: 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他们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菏山佃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fd79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