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量与计量的教学反思
有这样一道习题:小学数学六年级补充习题:第19页填空第3题: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台电子秤的体积大约是8()
(2)一瓶牛奶的净含量大约是2()
(3)一块橡皮的长大约是3()
(4)一台电视机的体积大约是240()
笔者认为,六年级的学生对这些计量单位的填写,对他们来讲似乎是手到擒来的事,可令人大跌眼镜的事发生了。学生出现了大量不同类型的错误。有的是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混淆;有些学生没有一点生活经验,把电子秤的体积写成大约是8(立方米),在单位间的互化时问题更多了,教学中这些问题的出现让我陷入了沉思,回想起多年前一个故事。
小宇,一个挺可爱的男孩子。在当时的叙丰里小学读书。父母亲是做钛白粉生意的,经常在外,很少有时间管他。他学习的情况很不乐观,作业经常不做,少做。有时上课竟然会睡着。接触家长,便得知他们心中的无奈,因为生计没有办法,只能就这样凑合着,教育孩子也只是打骂一顿,孩子习以为常了。面对老师也只是叹息。偶有一次,带着女儿走出院门,散散步。一个熟悉的身影印入眼帘,得知他们家搬到我家旁边来了。因为要进入小学高年级了,他的父母亲为了孩子才搬到这里,这样可以让我多关心他的学习成绩。我也就承担起了教育姚斯宇的责任。
印象之一: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来我家一点没有陌生的感觉,嘴特别甜,见人总会主动打招呼。有时在我家里吃晚饭,和我女儿还在抢着吃菜,有一次少吃了一点,居然还发了点小脾气,真是让我无语。
印象之二:上课不专心,总是克制不住自已,一不注意就做小动作。作业马虎,能少做就少做,作业速度慢。
……
症状:相处一段时间后,发现他在学习中暴露出了问题。如在学习量与计量的一些知识上,就出现了上面的张冠李戴的情况。在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时,把游泳池的容积填成立方分米,把物体的占地面积填成了体积单位。这样的一些问题让我很担忧。
故事一:翻开小宇的作业本,看到了他做的这样一道习题。
350立方米=(0.35)立方分米。我起初以为小宇做错,是小数点位置移动弄不清。小宇的回答让我感到惊讶。原来他连立方米转化为立方分米是由较大单位向较小单位转化都没有弄清楚。在我的印象里,这些知识根本就是学生经验中固有的,不需要教师多去讲的。可事实上,我发现我在把自已的想法,当成学生也会这么想的。似乎合乎逻辑。然而,这其实就是教师本位观念在做怪,根本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去想学生之所想。于是,我让小宇在我的引导下起动手用纸制作了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纸盒,再进行比较。这样一来就十分清楚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然而,对于平方米的感受,还是没有到位。尽管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好像已经让学生感知了它们之间的大小。殊不知,电脑感知的这种立体图形和学生的直观感受存在较大差距的。借助三根1米的木条和墙角,可以很清楚地展示出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只是我们很多老师怕麻烦,不大愿意做。我找到了3根1米长的木条,和小宇一起摆了一个1立方米的正方体。“原来1立方米这么大呀!”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总是会利用一切机会,适合时宜创造一些活动,给小宇传递建立表象的经验。渐渐地,他对这些计量单位有了较深刻的感受和认识,那种啼笑皆非的故事渐渐离他远了。
反思:在计量单位的教学中,为什么会出现让人可笑的答案:一个游泳池的容积是2400立方分米,一个人身高150米。我们经常会把这个结果的“罪因”归结为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丰富,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学生本来就应该会的。但我们没有深深地去思考:这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没有重视这些计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实际大小的表象。通过和小宇一起学习的过程意识到,学生对量与计量实际大小感知的重要性。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中获得的。只有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建立清晰的表象。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经历过程,放手让学生在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做一做,想一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从而获得数学的经验。
一、直观感受,建立计量单位表象
小学数学中关于量与计量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长度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等。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充分感知这些单位的实际大小表象。如在教学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认识时,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盐、糖、大米、鸡蛋、乒乓球、黄豆质量不同的物品。从中选择大米称出1克,和1千克。这样便可以使学生明白1千克大米要比1克大米要多得多。让学生对1千克和1克有清醒地直观认识。接着秤一下,其它的物品,也可以让学生找到身边的物品称一下,如书、铅笔、橡皮这些物品的质量。这样学生自然而然明白克是较低级的计量单位,千克则是较为高级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千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理想KS系列 KS500 KS600 KS800 速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理想 SF 9350 9390 9450 9250 速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理想 SF 5450 5350 5250 5050 5430 速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给排水国标图集-04S520: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pdf VIP
- 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项目商业计划书.pptx VIP
- 智能变电站基础知识(GOOSESV介绍).ppt VIP
- 理想 ES2561 ES3761C 3791 ES5791 系列速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产品试产评估报告(最全、最详细版).pdf VIP
- 博弈论教程(第三版).pptx VIP
- 理想 EV ES 2 3 5 系列速印机零件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