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
魏晋历经南北朝到唐前期
1.以五七言古兴盛为标志的。五古在魏晋南北朝进入高潮, 七古和五七言近体于唐前期臻于鼎盛。
2.魏晋南北朝期间,文学的最大变化:
(1)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
(2) 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
文学集团内杰出的作家:曹植、 阮籍、庾信,但成就最高的陶渊明却不属于任何集团,他以超然不群的面貌高踞 于众人之上。
魏晋南北朝文学对两汉文学的继承与演化,在五言古诗和辞赋方面痕迹最明显。文人在学习汉乐府的过程中将五言古诗推向高峰;抒情小赋的发展 及其所采取的骈俪形式,使汉赋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发展。
一、全国长期分裂、战乱不断
(一)是东晋内部大氏族起兵
(二)是北方的混战与政权的更迭。
是南北之间的战争。
这时文学所表现的主题主要: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
关于生死的主题
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表现如何对待诗歌。 分四类:
一是人生苦短,一切事情要抓紧去做,要及时建功立业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
“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龟虽寿》)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壮盛智慧,殊不再来。”(《秋胡行》)
曹植:“人居天地间,忽若风吹尘。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薤露篇》)
左思:“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慷慨。”(《杂诗》)
刘琨《重赠卢谌》:“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鲍照《拟行路难》:“丈夫生世能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二是关于人生苦短的悲叹,所触发的是要及时行乐的思想
《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曹丕《大墙蒿上行》:“人生居天地间,忽如飞鸟栖枯枝” “为乐常苦迟,岁月逝忽若飞。何为自苦使我心悲。”
《芙蓉池上作》:“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
陆机《短歌行》:“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扬。蘋以春晖,兰以秋芳。来日苦短,去日苦长。今我不乐,蟋蟀在房。”
三是想通过种种努力,改造自己的血肉之躯,使人的生命不再属于有始有终,有生有死的个体—服食求仙,增加生命的长度
四是参透生死,不以生死为念,对人生持一种委运乘化的顺应自然的态度——陶渊明
以上两种都是对生死主题的痛切感受所触发的思想是力图超越生死的界域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陶渊明《拟挽歌辞》)“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读山海经》)“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世间有乔松,于今定何间?”(《连雨独饮》)
“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五月旦和戴主簿》)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游斜川》) “穷通靡悠虑,憔悴由化迁。”(《岁暮和张常侍》)
“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关于游仙的主题 :与生死主题密切,想象神仙的世界,表现对那个世界的向往以及企及长生的愿望。
曹操《气出唱三首》:“驾六龙,乘风而行,登仙山,入天门,与仙人共乐共饮,愿得神仙赐药,使人增年,与天相守。《精列》:“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思想昆仑居···志意在蓬莱”。曹植的《升天行》、《仙人篇》、《五游篇》、《远游篇》、《飞龙篇》,张华的《游仙诗》,何劭的《游仙诗》,郭璞的十四首《游仙诗》
关于隐逸的主题
《楚辞》中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汉代张衡的《归田赋》可以视为表达这类主题的早期作品。到了魏晋以后,沿袭《招隐士》的作品有,左思的《招隐诗》二首,陆机的《招隐诗》二首,王康琚的《反招隐诗》。沿袭《归田赋》的作品,有潘岳的《闲居赋》、陆机的《思归赋》、《幽人赋》等。
二、这是一个门阀森严的时期
所谓“九品官人”,是一种选用官员的方法。由各州郡的士族人士担任大中正、中正,对本籍士人的品行加以鉴定,分为九等,由朝廷依次录用。但实际品第人物的标准主要是门第的高下,因而形成士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以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这时文学的特点:
1、文学的氏族化
建安;“三曹”,正始;阮瑀、阮籍;嵇康、嵇绍、嵇含、,西晋:三张(载协亢)二陆(机云)两潘(岳尼),南朝谢氏集团:谢混、谢瞻、谢晦、谢曜、谢世基、谢惠连、谢灵运、谢庄等等;王氏集团:王微、王僧达、王韶之、王准之、王融、王筠、王褒等等;刘氏集团:刘勔、刘俊、刘孺、刘览、刘绘、刘孝绰等等;帝王家族:萧衍(梁武帝)、萧纲(梁简文帝。衍第三子)萧统(衍长子)、萧绎(梁元帝。衍第七子)。
出现表现寒士不平的庶族文学
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士族和庶 族的对立成为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寒士的不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