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370.1-2016黎族服饰第1部分术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1.040 Y 75 备案号:51138-2016 DB 46 海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6/T 370.1—2016 黎族服饰 第 1 部分 术语 2016 - 07 - 15 发布 2016 - 10 - 15 实施 海 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B46/T 370.1—2016 前言 DB 46/T 370《黎族服6部分: ——第1部分: ——第2部分:哈方言服 ——第3部分:杞方言服 ——第4部分: ——第5部分: ——第6部分:美孚方言服 本部分DB 46/T 370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 《 第1部分: 本部分由海南省民族宗教事 本部分主要起草 务委员会、海南省文化广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伍、云晗、 I DB46/T 370.1—2016 引言 黎族是海南省世居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南部地区,即三亚市、五指山市、东方市、 乐东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昌 江黎族自治县等,少量散居在儋州市、万宁市、屯昌县等地。据2013年最新人口统计数字显示,黎族人 口1 4 7 . 5 9 万人,约占海南省总人口的16.36%,居住面积约占海南岛陆地总面积的1/2。 黎族服饰是在黎族社会历经漫长的发展、演变积淀而成的,凝聚着黎族人民的智慧和精神,其在审 美和实用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对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服饰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地理位 置的限制,历史上,黎族与外界的交流相对闭塞,黎族社会保留了中华民族最为原始的服饰文化特点,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对于探讨海南黎族的社会发展历史、文化艺术、 宗教信仰、生产生活和民风习俗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 中,海南黎族社会逐渐形成了多个不同方言的群体(20世纪50年代后明确为哈、杞、润、赛和美孚五大 方言)各方言群体间也形成了各自的服装风格和特点,虽然每个方言服饰有各自的特色,但不失其共同 的特征,如女子服装上衣以蓝、黑两色为主,无领无纽,对襟或贯首式;下装为长短不一的织花筒裙。 黎族服饰是具有典型特色的少数民族服饰之一,其艺术特征代表了中国为数不多的热带民族的服饰 艺术成就,它不仅代表了该民族的品格和追求,而且浓缩了黎族人民对自然事物最基本的认识。黎族在 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艺术风格的服饰文化,其纺、染、织、绣等四大工艺,对中国 棉纺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2009年10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急 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服饰经历了从无纺布到有纺布的发展阶段,这同世界服饰的发展历程相一致。早在三千多年以 前,无纺布的代表——树皮衣就已在海南岛流传,黎族社会现存的树皮衣制作技艺便是黎族先民使用无 纺布的历史见证。春秋战国时期,汉文史籍中有了“岛夷卉服,厥篚织贝”的记载,这是对海南岛黎族 先民纺织技艺的最早记录。麻纺在黎族纺织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黎族妇女利用火索麻、羊蹄藤、榼子藤 等野生植物,经过砍剥、水煮、浸泡、去胶、纺纱、染色等工序,制成植物纤维用于织布,制作生活必 需品。随后,黎族妇女又利用棉花纤维,经纺、染、织、绣等工序,制成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衣帽、被褥 等生活用品。个别地区的黎族妇女还掌握了丝织技艺,织造出珍贵的丝织衣物。黎族织锦的最终目的, 就是为了生产衣帽、被褥、挂包等生活用品,其中,黎族服饰凝聚了黎族纺织技艺的纺、染、织、绣、 裁五大工艺,具有极高的社会实用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 汉代以前,黎族人口分布于海南岛沿海各地,唐宋以后,随着封建统治阶级加强对海南岛的统治和 开发,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多,海南岛沿海各地的黎族人口不断向岛内陆迁徙,海南岛人口的分布格 局由汉代的“汉在北,黎在南”演变成宋代以后的“汉在外围,黎在中部山区”的局面,一直延续至今。 随着海南岛的开发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加快,黎族服饰文化与汉族及其他民族文化之间交流融合的 加强,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的逐渐趋同,都对黎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极大冲击。在现代工 业文明的发展之中,由于黎族服饰制作和传承过程的复杂性和高成本,使得黎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在现代文明中遭遇了不可承受之痛,许多民间手工艺已经消失于无形之中,黎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正在 逐渐消失。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或许将来的黎族子孙后代仅能在同时代只 言片语的文献中猜测其原貌,这将是黎族文化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重大损失。2009年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