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外宣媒体中中国英语的文化认知研究.docVIP

外宣媒体中中国英语的文化认知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宣媒体中中国英语的文化认知研究   摘 要:外宣翻译是一个国家传播文化和塑造国家形象的窗口。以我国六大主要外宣媒体中收集的有明显汉语语言文化特征的“中国英语”词汇为语料样本,从词法、句法以及语篇的层面对语料样本进行形态分析,在文化取向方面探讨外宣媒体中中国英语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外宣媒体;中国英语;文化认知   20世纪80年代,葛传?寺氏忍岢隽恕爸泄?英语”这一概念,他撰文指出:“无论在旧中国或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我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所有这些英译文都不是Chinese English或Chinglish(中式英语),而是China English(中国英语)。”与不符合英语语言表达规则的“中式英语”(Chinglish)所不同的是,“中国英语”在词汇、语音、句子和篇章结构等方面都彰显了我们汉语独特的语言文化特色,已经被全世界的读者普遍接受。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对外传播力度的加大,大量反映中国文化并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表达法不断涌现,“中国英语”已经“跳出学术探讨的范围而成为一个为社会所瞩目的语言文化现象”(马文丽,2009)。据统计,朗文现代英语词典和牛津英语词典已经收录了近千条具有中国语言特色的词汇;2013年10月,英国广播公司还专门制作了一档节目来探讨“tuhao”(土豪)一词;“chengguan”(城管)一词竟然在搜索引擎中被引用近百万次;《华尔街日报》的相关报道中出现了西方读者家喻户晓的“dama”(大妈)一词来关注中国大妈的超强购买实力。“中国英语”不仅具有重要的语言意义,更具有文化价值的显著性和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语料样本的收集和分析   中国共有六大主要的外宣媒体,他们分别是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CCTV、China daily以及人民日报。笔者从相关网站下载英文的涉华报道,通过所收集的文章,找出具有明显汉语语言或文化特征的“中国英语”样本,并从词法、句法以及语篇的层面对语料样本进行形态分析,在文化取向方面探讨外宣媒体中中国英语的翻译策略。   二、外宣媒体中中国英语的翻译特点和策略   1.直译法   由于中华传统文化向全世界的渗透日益普遍,大多数西方人已经对我国的农历生肖有所了解,因此在翻译我们中国的虎年时采用了直译法“the Year of the Tiger on the lunar calendar”,类似的例子还有“Implementing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落实科学发展观),“develop the west campaign”(西部大开发),“the one-child policy”(独生子女政策)等等。   2.直译加释义的复合译法   在汉语表达中,如果泛指某人或某些人我们常用“张三李四”来表示。但在翻译中如果直译成“some Zhang,some Li”会造成西方读者理解上的障碍。China daily 上的相关文章便采用了直译加释义的复合译法:“some Zhang,some Li” refers to an unidentified person ― the equivalent of “just anybody”in English。   3.意译法   是指摆脱汉语的字面形式,按照语义翻译而生成的“中国英语”。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处理一些无法用直译法来进行翻译处理的汉语词汇。如:“a well-off society ”(小康社会),“have community-level working experience”(基层锻炼),“off-book operations”(暗箱操作),“pay to enroll one’s children in better schools”(择校),“a vanity project”(形象工程)等等。   4.音译法   在翻译中国特有的事物、概念、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时,音译法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比如,麻将在我国是一项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因此在翻译时采用音译法,被译为“mah-jongg”。类似的词汇非常丰富,如“kung-fu”(功夫)、“tuhao”(土豪)、“dama”(大妈)、“baijiu”(白酒)、“guanxi”(关系)等。这样的翻译方法既能为外国读者理解,又能彰显我国的语言文化特色,因此很多都被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收录。   5.关于音译结合释义的复合译法   在中国英语的翻译中,某些词汇采用直译、意译或音译的方法无法取得理想的翻译效果,那么这时就可以采用音译结合释义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