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湘情爱世界的背离与统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湘情爱世界的背离与统一   摘 要:朱湘,一位特立独行的诗人,在外界看来他是孤僻和冷傲的,他的生活是曲折的,但在他的诗中找不到丝毫烦躁焦虑的痕迹,正如沈从文对他“平静的诗”和“焦躁的人”的评价,两者矛盾而又和谐地统一在他的生活和诗作中。他内心情爱世界的纯真,是通过构建诗的世界来实现的,他用恰当的意象作标签,寄托着对诗、对生活、对爱最纯粹最真实的感情。   关键词:朱湘 情爱题材 背离 统一   1933年12月5日清晨6时许,在上海开往南京的吉和轮船上,一位清瘦的男子一边喝酒,一边捧读德国诗人海涅的诗作。就在船快要入港,在采石矶附近的江面时,他纵身一跃,投入江水的怀抱。他就是生前孤傲,身后令人惋惜的诗人――朱湘。   朱湘,一位年仅29岁的天才诗人,他以死亡的方式向社会反抗,向失望宣战。他的写作生涯不到十年,著作却颇丰:留有诗集《夏天》《草莽集》《石门集》《永言集》;散文书信集《朱湘书信集》《海外寄霓君》;翻译作品《路曼尼亚民歌一斑》《英国近代短篇小说集》《番石榴集》;文学评论集《文学闲谈》。他的诗歌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尤其是情爱题材的诗歌,纯真质朴,这似乎与他颠沛坎坷的生活和爱情互相矛盾,但实质上,现实中他的情爱观与诗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一、“不和谐”的诗与人   朱湘,三岁时母亲病逝,十一岁父亲也离世。他由哥哥养大,却因彼此年纪差距大而有些隔阂,没有父爱母爱的童年,孤寂的他慢慢开始写诗。1919年,朱湘进入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班,由于抵制校方的早点名制度,1923年被清华开除,只身去了上海,靠卖文为生。虽然反对指腹为婚的旧式婚姻制度,但当刘采云家里发生变故,孤独无依时,他接受了她,与她结为夫妇。结婚当天,朱湘没有给哥哥行下跪之礼,得到的不是祝福,而是谩骂和斥责。后来他在上海的生活日益拮据,清华校友彭基相、饶孟侃对他作出北上的邀请,1926年,清华校长同意朱湘复学,1927年,他与柳无忌踏上留学航程。因法文教师不经意把中国人比喻成猴子,他愤然离开劳伦斯大学,后又因误会和强烈的自尊心,离开了芝加哥大学,转到俄亥俄大学,之后接到武汉大学的聘书,他放弃学位,提前回国。   朱湘曲折的人生经历与他孤高的性情不无关系,这在他的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朱湘与大哥的矛盾由来已久,他深交的朋友也屈指可数,不过罗念生、罗皑岚、柳无忌、赵景深数人。他不喜欢徐志摩的贵族气派和油滑的性格,诸多的摩擦,令他离开《诗镌》;他认为胡适、徐志摩等不是真正的诗人,“他们拿着自己浅陋的作品当进身台阶,等到官阶名气到手了,就丢弃了诗本身,却又对真正萌芽的新人冷嘲热骂,朱湘称这些人为‘新诗发达上的一个大阻梗’。”[1]   在爱情上,无论100多封《海外寄霓君》有多么情真意切,爱情终究还是向生活的琐碎低头。“五卅”惨案停课后,霓君渐渐开始不满意朱湘的闭门造诗,怂恿他出门找工作,当她望着空米缸发愁时,更是对丈夫的固执耿耿于怀。霓君生下第三个孩子,朱湘又由于学校的经费问题而失业,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因为小儿子的夭折,刘霓君开始怨恨丈夫的无能,夫妻关系逐渐恶化。之后朱湘开始辗转飘泊于北平、上海、长沙等地,由于性情孤傲,得罪了不少人,他谋职四处碰壁,最后,连诗稿的发表都越来越困难。结果穷困潦倒的朱湘用死亡的方式作为最后的反抗。   这就是现实中的朱湘,生活潦倒,爱情无望,像汹涌澎湃的江海,但他的诗却像一片湖,出奇地淡泊、宁静。   清新、秀丽、唯美这些词远不足以概括朱湘的诗歌。沈从文说他的诗歌:“显着平静的微波那种小小的皱纹,然而却因这微皱,更见出寂静。”[2]他的诗歌大都写的是自然之美、情爱之美,散发着蓬勃向上的阳光与朝气。朱湘对大自然的描写多数为新颖娟秀的小诗,是作者刹那的感悟,例如《夏天》诗集中的《早晨》《北地早春雨霁》。他的情爱诗的世界又是那么单纯、热烈,无论关于爱情的《热情》《答梦》《情歌》,还是关于友情的《寄一多、基相》《悲梦苇》,都是那么平静、真挚。   正如沈从文的评价:“作者(朱湘)在生活一方面所显出的焦躁,是中国诗人中所没有的焦躁,然而由诗歌认识这人,却平静到使人吃惊。”[3]这表面上呈现出一种诗与人的“不和谐”。   二、构建诗的“象牙塔”   虽然朱湘曾声称:“我作诗,不说现在,就是以前也不是想造一座象牙塔,即如《哭孙中山》《猫诰》《还乡》《王娇》都是例子。”[4]但在他的情爱世界里,确实有一座“象牙塔”,寄存着最圣洁的爱。   不管在现实世界诗人的情感之路多么不顺,但在诗的世界那片宁静的湖与诗人的内心是统一的。   (一)纯粹的诗,纯粹的爱   朱湘是一个一天24小时都在想着写诗的纯粹诗人,为了诗,他可以辍学,可以放弃获得博士学位的考核机会。在《我的童年》中他说:“只要是诗,无论是直行的还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