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培养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培养
论文关键字: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价值
论文摘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国人光荣而又神圣的历史使命。纵观历史发展的规律可知,一个民族的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的青年一代。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状况,大学是当代社会的高知人群,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新生力量。在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时代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也要有高尚的情操。因此,其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肩负使命的大学生应该有很强的自我认识意识,明确知道自己所处的历史环境,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发展状况。而社会责任感则是这种意识的体现。它是大学生行为导向系统的核心因素,主要指导控制和调节社会行为。当代大学生只有培养好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更好的为实现历史使命而奋斗,也只有这样才能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
当代大学生主要是90后的一代。由于生活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没有70、80后那样经历过战争,物质匮乏的洗礼。他们生活在和平安逸,物质丰富的时代,因而被称为垮掉的一代。青年既然是民族的希望就要更清楚他们的现状,并通过相关方式改变不这种现状。针对这种需要,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经过整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不能简单的用弱化或缺失来概括,而是呈现出复杂性、多重性,呈现出疏离于担当并存的矛盾状态。其具体表现如下:
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感弱化
其一,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存在误区,并不明确自身的前途,对自己未来不负责责任。在生活上不懂得自理;在学习上,忽视学业。
其二,对家庭的责任感弱化。很多大学生只懂得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考虑自己的家庭,不懂得如何孝敬父母,如何让关心他人等。
其三,社会责任感明确弱化。在社会生活中很难做到文明做人,难以以德待人,严以律己。在公共场合不能遵守最基本的规定。
其四,在待人接物方面还有待提高。在大学校园中,我们随处可见不负责任的行为:对老师父母的教导不负责,对自己的感情不负责任,遇到点挫折就容易走极端,做出令社会、家庭、学校震惊的事。
(二)自我意识高于一切
个性自由化,公德意识淡漠。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主张尊重个性自由的观念为人们所接受和推崇,有些大学生借个性自由,在学校等公众场合我行我素,主张标新立异,张扬桀骜不驯,缺乏最基本的公德意识。自我意识凸显,缺乏整体意识和奉献意识,注重个人价值,漠视社会和他人利益,在价值观上,只考虑自身的兴趣和需求。对自身应尽的义务颇感不适,甚至拒绝履行。
(三)价值观分界不明显
当代大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划分不甚明朗。对高尚的道德行为,优秀的品质和崇高的理想怀有质疑的态度,对卑下的行为,庸俗的品质,低级的趣味怀有兴趣。他们对何者为荣,对何者为耻;何者伪善,何者为恶;何者为洁,何者为污;何者为美,何者为丑;何者为高尚,何者为鄙俗也泾渭分明了
二、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和社会责任感的淡化并不是偶然的,它更具有深层的原因。它既与社会环境的转型有关,也和教育氛围有关,同时也要分析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下面具体从 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大学生自身来看
随着社会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大众观念的不断解放,以往被压制和否定的个性张扬重新为人们所接受和推崇。大学生群体普遍具有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盲目自信,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缺乏谦虚和宽容,谨慎的品质。在展现自由的过程中,他们只奉行自己的自由至高无上,而缺乏对他人自由权利和人格的尊重,缺乏对公众道德的认同感,甚至提倡非道德主义,把社会道德看做束缚人的枷锁,主张抛弃道德,否认道德的的积极作用。因而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二)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空间更为广阔,大学生的思想更自由,更解放。至今社会,国人睁眼看世界,大学生通过电视、电影、报刊、网络等直接间接方式获得来自世界的信息,并由此产生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在激烈的碰撞和冲突中,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都受到挑战,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来选择价值观,西方的择金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群涌,因而缺失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产生了社会责任感淡泊的现象。
(三)、社会公德教育存在缺陷
中国长期存在应试教育的体制,虽然从小学开始便进行道德教育,但是学校更加注重的则是学生的升学率,就业率,学校教育重知识性教育,缺乏德育。同时,在进行德育时,多采用灌输式教育,缺乏相应的实践。而且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比较重视子女的智力和知识教育,在思想品格和精神品格方面投入少。在道德价值整合度极高的传统社会中,更加注重言传身教,但在现代社会缺乏实践。现在的道德教育迫于现实条件,而往往使道德教育流于形式,而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