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晨:最看不顺眼的是自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邱晨:最看不顺眼的是自己      “因为自己爱折腾爱说话,所以超级演说家适合自己,一定要去超级演说家折腾一下。”这一折腾不得了,从大学玩辩手到现在的邱晨,曾是200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队成员,2007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四强,2013年“星辩”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冠军。可在《奇葩说》第二季结束时,她给自己贴了许多标签:没底线的辩手和不靠谱的记者,干不下去的编辑和半路出家的设计,没动力的创意人和穿拖鞋的管理者。标签一贴出来,她又自嘲地说:“这世上,最看不顺眼的便是自己!”   2006年,邱晨辞了记者工作去香港中文大学念硕士,在任香港中文大学国语辩论队教练七年间,带队获得五次本港地区冠军和数次国际冠军。或许是忙于辩论,她才在前不久领了香港身份证,港漂9年算是有了实质性的身份认同,人家就一句话:“哎呀办证太麻烦了,我好懒。”   邱晨就是率真,率真得让人夸她几句都难。拍照时,邱晨穿着黑色T恤,上写“活泼老僵尸”――这是她和几个辩论朋友现在参加辩论比赛的队名。刚想赞她对队伍爱得赤诚,她却说了句:“早上出门发现衣服全洗了,只有这件了。”   “我们这群早就该进棺材的人,理论上应该是被人家辩论队挂在墙上的,现在还出来打辩论赛,那就是老僵尸。我们很活泼啊,所以叫活泼老僵尸。”队名是马薇薇起的,姜还是老的辣,一群人兴致勃勃杀到马来西亚,连着拿了3次冠军。   一次,队友激战正酣,邱晨却在座位上单手托腮,跷着脚坐得瘫软,像个花痴小观众。比赛当然不会输,只是赛后队友会责怪她:“你怎么就花痴一个,不晓得为队友着急!”傲娇中带有几份自信,她回答:“用得着着急吗?我们赢定了,只是精彩程度的差别而已,欣赏下队友的表现就好了!”   其实,邱晨是很认真的。2007年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身为教练的邱晨带着港中大的队员打进四强,但无缘决赛。宣布结果的那一刻,邱晨“哇”地哭了,哭得很伤心。   2003年作为中山大学辩论队的一员,邱晨牢记教练的话:忘掉所有之前打过的“破比赛”积累下的所谓经验,从零开始。她从教练的手中接过书单,在政治、哲学、自然等扎堆的概论书里选了本自以为简单的《历史学概论》,没想到刚翻开就被那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折磨得头疼,但她还得坚持把它记下来。接着就是紧锣密鼓的模拟赛,队伍准备了一两百道辩题,编号抽签对打,每次准备20到30分钟,每天打3场,早上8点练到晚上10点。对于“身体和脑力遭受双重摧残”的训练,好多队友吃不消,邱晨却说:“我们只有不被自己打倒,在辩场中才能站得住脚,才不至于被对手击败。”   一路辛苦,邱晨注定成为被导师争抢的对象。在2015年5月2日第五集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中,她机智幽默的演讲,得到了导师李咏和林志颖的青睐,最后被林志颖“抢入”战队。   就在人们一路看好她,认为在玩辩手的辩场中一路“玩”下去时,邱晨却很意外地宣布:把精力投入新成立不久的蜂巢公司。其实,她人生第一个兴趣就是画画。   初中想考美院附中,学校说:“你可以高中考美院啊。”到了高二下学期,老师找她谈心,“学画画以后也不好找工作啊,你那么有才,不觉浪费吗?”到了大三差点退学学设计,校方说:“大学念完,考研究生吧。”考研途中,大专辩论赛开始招队员,集训回来都快12月了,没考上,她第三次和美术失之交臂。直到和朋友合伙开了蜂巢从祖辈开始,我们家就喜欢种树了。   老家有一片“长林”,狭长而拥挤,郁郁葱葱,五十来棵,间距不大刚好能容人。老辈人说,一棵树就是一个人,不正是“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祭祖的时候,我曾偷偷摸过舅舅的树,树干板结坚挺,略显粗糙,质感并不平实,甚至纹理略显凌乱,但树长的倒是十分茂盛,不蔓不枝。这种触感让我想起了2012年的冬天,欠款、外债纷至沓来,境遇惨淡,但舅舅毅然将工资发给工人,让他们能够回家过年。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了舅舅的树迎着凛冽的寒风,傲然挺立。   隔着低浅的河流,“长林”对岸就是老屋。老屋周围都是田,大有被庄稼包围了的气势,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通向低平的房屋。橘黄色的砖墙顶着枯黄的茅草,屋前长着应景的蔬菜,屋侧的一个大大的水缸蓄满了水,上面漂着用葫芦做的水瓢,颜色有些黯淡。进入屋内,空气里湿漉漉的,有一股低低的霉味,唯一通光的就属那扇门了。屋内陈设也是极简单,灶台与床铺在同一个空间暴露了年代,一张小桌,几把板凳,大件似乎就是这些。这便是太婆晚年生活的写照。   印象里的太婆却是极爱笑的,笑对生活,泛着晚年的余晖,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激起层层涟漪。她所带给我的并没有什么大道理,更多的是简单的践行。我已经忘记最后一次见她是什么时候了,通过大人们语气里透出的悲伤,对太婆笑的印象偶有萦怀……   懂事了,我便喜欢看着老屋发呆,它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以身后的“长林”为背景,也不孤单了。屋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