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预设与生成关系的探究
[摘要]思想品德课只有引领学生直面现实,才能引领学生走出心灵的峡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一课的教学为例,论述了思想品德教师只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恰当把握教育的契机,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预设生成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6)210066
初中思想品德课应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品德养成教育。思想品德教师应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恰当地把握教育的契机。
一、预设的尴尬
在教学《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一课时,笔者首先以《感动中国》栏目2008年颁奖晚会的小视频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一个个温馨的镜头,让学生看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第二个环节为“体味余香”。笔者先讲述了丘吉尔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所谓“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接下来,笔者本想请学生寻找自己身上的助人余香,但就在这时,一位学生忽然举手说:“老师,我昨天坐公交车回家,中途上来一位老年人,我给他让座,他非但没说谢谢,反而很不客气地就坐下了,我不但没有体味到余香,反而感到很委屈。”这位学生发言后,教室里举起了无数只手,看来有类似经历的学生还真不少。学生这样的反应有点出乎笔者的意料。笔者心里明白,学生所讲述的现实生活中的两难情境正是教育契机,把握住它,或许对学生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但如何把握?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这些笔者心里都没底。最终笔者还是没有鼓起勇气把握这次难得的教育契机,而是十分生硬地把学生拽到笔者原有的教学思路上。
虽然整节课上得看似非常顺利,但笔者总觉得这节课上好像少了点什么。
二、生成的惊喜
剖析反思之后,在去另一个班新授这一课时,笔者充分注意了这一问题。
还是在第二环节“体味余香”,笔者讲完丘吉尔和弗莱明的故事后,请学生寻找身边的余香。一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同样是关于让座,但更为尖锐,他说:“老师,我上次在公交车上给一个老奶奶让座,因为人多,我一开始没看到她,等我看到她为她让座时,她非但没有感谢,反而小声埋怨我让得太迟了。我都委屈死了!”这位学生的发言,就像在平静的水面上投下的一颗石头,激起了大大的浪花。教室里又举起了无数只手,看来有这样经历的学生并不少。
看到这种情形,笔者决定把握住这次教育的契机。于是,笔者请举手的学生起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一位学生说:“老师,我前几天在五台山大桥上就看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女同学扶起了一位摔倒的老人,结果老人反而说自己是女同学撞倒的。”另一位学生说:“老师,我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有些人以‘碰瓷’为生,专门诬赖别人。”课堂进行到这里,用传统的眼光看,应该说与正面教育有些冲突了。但笔者认为,学生能把自己的心里话都说出来,正是出于对笔者的信任,笔者感到万分的荣幸。在思想品德课上,我们善良的学生为了配合教师的教学,曾经说了多少言不由衷的话啊!这也正是我们思想品德课难以走出“知而不行,言而不信”尴尬的原因之一。此刻,不正是走出“尴尬” 的一个最佳契机吗?从真正的现实生活出发,哪怕现实是不美好的,甚至是丑恶的,我们都无法回避,因为脱离了生活的教育对学生而言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
笔者先对学生的话表示赞同:“同学们,你们说得对,你们所说的这些现象在生活中是存在的。老师也听过这样一件事,南京打工青年彭宇,在车站把一个65岁的徐姓老太扶起,并将她送到医院,后被老太起诉。南京鼓楼区法院一审判决彭宇赔偿原告45876元 。”听到这里,许多学生义愤填膺。这时,笔者问道:“同学们,下次你碰到老人摔倒,你帮吗?”许多学生纷纷表示“不帮”。接着笔者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如果摔倒在地的那个老人是你的亲人,没有人帮他,你心里是什么感受?”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显然他们处在了两难的抉择中。笔者稍微停顿了一下,给了他们一定的思考时间。
之后,笔者又返回头来,请学生帮第一位发问的学生寻找余香:“让座后别人一点也不感激,还有余香吗?”学生积极思考,纷纷发言。有的说:“他让座后心里安宁了,他获得了安宁的余香。”有的说:“车上的其他乘客心里自有一杆秤,会打心里尊重让座者,他获得了尊重的余香。”慢慢的,那个学生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三、反思的收获
1.现实生活中两难情景的抉择对学生心灵的触动更大。现实生活是复杂多样的,许多时候,学生都置身于现实社会的两难情形下。如何抉择?因为年龄和阅历的缘故,学生往往无法在两种相对的价值体系中做出正确判断,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
2.预设和生成的两难抉择对教师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教师上课不应只按照预设的程序照本宣科,而应该鼓励学生讲真话。这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SZEIA 014-2023 二手手机出口质量要求.pdf VIP
- 2025年高考湖南卷物理真题 含答案.pdf VIP
- 个股动量效应的识别及“球队硬币”因子构建.pdf VIP
- 微机型母线保护分析与应用.pdf VIP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观察物体教案.doc VIP
- 学校EPC工程项目实施的重难点分析及对策.pdf VIP
- 典型事故五:内蒙古泰和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4.8”爆炸事故.pdf VIP
- 2020款上汽通用别克君越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 培训课件.pptx
- 陶艺课程--校本特色课程-专题讲座.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