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福州造船业兴盛的原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福州造船业兴盛的原因   摘 要:明代福州造船业十分兴盛,福州造船业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福州造船业发展的自然历史条件、福州商品经济发展、福州对外贸易发展、郑和下西洋、抗倭斗争、福州与琉球友好关系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明代;福州;造船业;兴盛;原因   明代福州造船业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造船业的中心之一。明代福州造船业规模很大,厂家众多,而且造船技术先进,可以建造性能优良的大福船。福州所造船只不仅销往福建各地,而且还行销全国许多地区。那么,明代福州的造船业为什么如此兴盛,造船业发展有哪些原因呢?本文将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一、福州造船业发展拥有良好的自然历史条件   福州造船业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很早开始福州便开始造船。秦汉时期,闽越族“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擅长制舟驾舟。”三国时的吴国在福州设置点船校尉,建立造船工场。明代福州继承先代造船的优良传统和造船技术,进一步推动造船业的发展。   另外,福州发展造船业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福州背山面海,闽江穿城而过。福州造船所需的木料,包括松木、柏木、樟木等都可从闽江上游的山区砍伐,然后经闽江顺流而下,直抵福州。福州造船完毕后,通过闽江也可以将所造船舶驶往全国各地。由于自然历时条件优越,福州成为造船工场集中的地区,发展造船业极为便利。   二、明代福州商品经济的发展   从宋代开始到明朝,中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南方成为经济中心。当时福建经济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而福州作为福建的行政和经济文化中心,在全国经济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繁荣,福州与国内许多地方都建立了商贸联系。由于福建山地多,平原少,陆上交通不便,所以陆上商运较为困难。与此同时,福州作为沿江和沿海城市,海上商运较为便利,所以海上商运快速发展,国内船舶运输十分繁忙。福建的商品往北可以运往山东、浙江、江苏,往南可以运往广东、广西。此外福州与省内闽江中上游的南平等县市也通过船舶运输,互通商品。随着福州国内贸易的发展,福州当地就开始建造更多的船舶,以便于发展国内贸易,这就促进了明代福州造船业的发展。   三、明代福州对外贸易的兴盛   明代福州的对外贸易十分兴盛。到15世纪70年代明成化年间,福州设立了市舶司,成为国家制定的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明代福州港与国外商贸往来十分频繁,与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联系。当时对外贸易的航线很长,往东可以到达日本、朝鲜,往南可以到达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往西可以到达印度、西亚和北非乃至欧洲国家。此外,福州对外贸易的商品种类也非常多。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以及福建的一些特产都成为出口的重要商品。进口的商品也非常多,有金银、玛瑙、象牙、丁香等。发展对外贸易,需要更多的商船,这就需要福州不断改进造船技术,提高船舶产量。由于有了船舶的市场需求,所以福州的造船业快速发展。   四、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福州造船业的发展   明成祖朱棣为了宣扬国威派郑和七下西洋,历时28年,从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是从福州的长乐出发。在每次出发之前,郑和所率船队都会在长乐的太平港停泊驻扎,做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例如采购物资、装载货物、补充海员、祭祀海神、修建船舶等等。郑和在福州长乐驻扎时间少则2~3月,多则半年。由于福州造船技术较为先进,因此,郑和船队每次都会在福州建造大量的船舶。《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元年(1403年)五月辛巳,命福建都司造船百三十七艘。”可见,当时福州承担着给郑和船队造船的任务,而且造船规模颇大。因此可以说郑和下西洋客观上促进了福州造船业的发展。   五、抗倭斗争对军舰的需求推动了福州造船业的发展   从元朝开始到明朝,日本的倭寇不断袭扰我国的东南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东南沿海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福州乃至福建也不能幸免于难,时常受到倭寇的侵害。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人民安全,明朝政府组织官兵进行抗倭。当时福建抗倭需要大量的战舰用于作战,这些战舰大多由福州地区船厂建造。据史料加载,明太祖为有效防御倭寇,“在福州设立了左中右三卫,各卫建一个造船厂,左卫在庙前,中卫在象桥,右卫在河口,制造的战舰供沿海各卫所和水寨使用”。由此可见,福州地区是明代建造船舰的一个中心。这样,由于抗倭斗争对军舰的需要,明代福州造船业获得了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   六、福州与琉球的友好关系推动了福州造船业的发展   琉球指的是今天日本的冲绳县。明代时琉球是中国的藩属国。当时琉球每逢新王登基都会请求中国皇帝进行册封。由于福州与琉球距离较近,因此明朝皇帝每次都会派遣使者从福州出发前往琉球。由于福州造船技术较先进,因此朝廷就在福州建造船舶,称为“使琉球册封舟”。明朝政府历次册封使团出国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