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脾胃論
作者:李東垣
朝代:金元
《四庫全書》提要
臣等謹案:《脾胃論》,三卷。金·李杲撰。杲既著《辨惑論》,恐世俗不悟,複爲此書。其說以土爲萬物之母,故獨重脾胃。引經立論,精鑿不磨。明孫一奎《醫旨緒餘》雲,東垣生當金、元之交,中原擾攘,士失其所,人疲奔命,或以勞倦傷脾,或以憂思傷脾,或以饑飽傷脾,病有緩急,不得不以急者爲先務。此真知杲者也。前有元好問序。考《遺山文集》有杲所著《傷寒會要引》一篇,備載其所治驗。《元史·方技傳》全取之,而此序獨不見集中,意其偶有散佚歟。又有羅天益後序一篇。天益字謙父,杲晚年弟子,盡得其傳。元硯堅《東垣老人傳》稱,杲臨終,取平日所著書,檢勘卷帙,以次相從,列於幾前,囑謙父曰此書付汝者,即其人也。
乾隆四十五年恭校上
序
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八風之中,人之高者也;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謂 水穀入胃,其精氣上注於肺,濁溜於腸胃,飲食不節而病者也;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膚筋 脈,必從足始者也。《內經》說百病皆由上中下三者,及論形氣兩虛,即不及天地之邪,乃 知脾胃不足,爲百病之始,有餘不足,世醫不能辨之者,蓋已久矣。往者,遭壬辰之變,五 六十日之間,爲飲食勞倦所傷而歿者,將百萬人,皆謂由傷寒而歿,後見明之辨內外傷及飲 食勞倦傷一論,而後知世醫之誤。學術不明,誤人乃如此,可不大哀耶!明之既著論矣,且 懼俗蔽不可以猝悟也,故又著《脾胃論》叮嚀之。上發二書之微,下祛千載之惑,此書果行 ,壬辰藥禍,當無從而作。仁人之言,其意博哉!
己酉七月望日遺山元好問序
脾胃虛實傳變論
《五臟別論》雲∶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 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所謂五臟者,藏精氣 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所以然者,水穀入口, 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
《陰陽應象大論》雲∶ 谷氣通於脾。六經爲川,腸胃爲海,九竅爲水注之氣。九竅者,五臟主之。五臟皆得胃氣, 乃能通利。《通評虛實論》雲∶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胃氣一虛,耳目口鼻 ,俱爲之病。
《經脈別論》雲∶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 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精神明 ,留於四髒。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飲入于胃,遊溢精氣,上輸於 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 ,揆度以爲常也。
又雲∶陰之所和,本在五味;陰之五官,傷在五味。至於五味,口嗜而欲 食之,必自裁制,勿使過焉,過則傷其正也。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 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平人氣象論》雲∶人以水穀爲本,故人絕水谷則 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非肝不弦,腎不石也。
曆觀諸篇而參考之,則元氣之充 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 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 《內經》之旨,皎如日星,猶恐後人有所未達,故《靈樞經》中複申其說。經雲∶水穀 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裏。 水谷之海有餘,則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饑不受穀食。人之所受氣者,穀也;穀之所注者 ,胃也。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 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又雲∶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爲三隧。故宗氣 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榮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爲血, 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者,出其悍氣之 疾,而行於四末分肉、皮膚 之間,而不休者也。又雲∶中焦之所出,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 津液,化爲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爲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聖人諄複其辭而不憚其 煩者,仁天下後世之心亦倦倦矣。 故夫飲食失節,寒溫不適,脾胃乃傷。此因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資助心火。火與元氣 不兩立,火勝則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調經篇》雲∶病生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 怒。又雲∶陰虛則內熱,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 熱氣熏胸中,故爲內熱。脾胃一傷,五亂互作,其始病遍身壯熱,頭痛目眩,肢體沈重,四 肢不收,怠惰嗜臥,爲熱所傷,元氣不能運用,故四肢困怠如此。聖人著之于經,謂人以胃 土爲本,成文演義,互相發明,不一而止,粗工不解讀,妄意使用,本以活人,反以害人。 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 ,而通神明。失之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陽氣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植物根的生长苏教版.pptx VIP
- 2026年普法学法知识竞赛题库200道【学生专用】.docx VIP
-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高教2024版课件第一章完全准确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pptx VIP
- 人工智能:模型与算法(浙江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试题(答案).pdf
- 化妆品法规专业考试题目及答案.docx VIP
- 中职英语高教版(2023修订版)基础模块3三单元《Artificial+Intelligence》单词讲解课件.pptx VIP
- 2026年大学生计算机考试题库200道带答案(基础题).docx VIP
- 文化遗产教育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探析.docx VIP
- 低代码开发师(中级)考试题库.docx VIP
- 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与评价体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