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英国教汉语的那些事儿
2013年10月,作为一名公派教师,我奔赴英国开始了在孔子学院的任教。我的主要工作是在当地中小学开展汉语教学,推广中华文化。回首这一路海外教学的点点滴滴,英国课堂和英式教育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种种文化与教学差异也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思考。从初出茅庐的教学菜鸟再到如今管理课堂游刃有余的孩子王,其间所经历的一切都让我感慨万千,收获颇多。本文就与大家一起分享我在英国教书的那些事儿。
初识英式教育
刚到英国,还没来得及调整时差,我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中。为了让我更快地适应教学环境,熟悉英国教育,英方学校给我准备了一系列前期指导。前三周,我最主要的任务是去听课。粗略算算,前前后后加起来我一共听了近30堂不同科目的课,这让初来乍到的我大开眼界,感触良多。
数学课上,我看到数学老师用自己的身体生动直观地给学生展示正数和负数的奥秘,并列举日常生活中可能需要用到正负数的问题,让学生计算与演练。音乐课上,老师充分抓住学生对节奏敏感的特点,让学生用电脑自行编曲,亲身参与音乐制作。美术课上,学生作画时可以一边听着摇滚音乐,一边即兴写意。而戏剧课有超大的魔力,看着非常投入的小演员和由老师担任的导演陶醉于演戏时,站在旁边观摩的我都忍不住蠢蠢欲动,想参与其中,过一把演员瘾。这些课程的教学形式非常新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英国的教师也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英文课上,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某个文学话题,老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生物课上,老师向学生提问时,都是采用类似“What do you think?”之类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问句。这一课程除了给学生布置独立完成的作业,也会布置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小组作业(group work),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学会团队合作。在旁听物理课时,我还学到了一个新词―self-assessment (自我检测),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每堂课结束时,老师会专门给学生发一张自我检测表格,上面列出本堂课的内容提纲,给出not at all/quite well/very well等选项,让学生自测对本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这种方式既能督促学生课上认真学习,也便于老师了解课堂的教学效果。
英国的中小学还开设了很多让我意想不到的课程,比如公民社会教育课(Personal Social Education)、设计工艺课(Design Technology)等。此外我还了解到,英国在高中十二年级便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不像国内到了大学才有职业规划课。学校为此还专门开辟了一间职业规划教室,每周有专门的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指导其职业方向。
连续几周全方位、深层次、密集式的听课体验,对于初次零距离接触英国教育的我来说是意义重大的,让我逐渐明白了英式教育的独到之处和英国教师们的思维方式。英国课堂给我的最大震撼就是如何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动手、动眼与动脑。在英国,学校教育都非常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选择空间、自由成长空间以及自我意识形成的空间。英国学校的教师们非常关注学生的成长,工作中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来考虑问题。在这里,不管是天资聪颖的优等生还是在某方面有缺陷的特殊学生,都能获得公平对待,因材施教。
反思国内教育,我们和国外相比,差距在哪里?我的体会是:在现行国内教育体制下,很多学生丧失了奇思妙想的创造力,缺乏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没有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在培养具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不盲从的社会公民方面,依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中国在哪里?
在英国,中小学汉语教学发展迅猛,近几年学习汉语的学生日益增多,孩子们对于学习汉语兴趣浓厚,然而他们对于中国的了解却依旧是一张白纸。
记得第一天在小学上课,不少小学生对于中国的认识就把我雷倒了。当我问是否有同学了解中国时,得到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说“中国人春节要吃寿司和咖喱”,有的说“中国人都要穿和服”。当我指着世界地图带着期望的目光投向学生,问:“Where is China?”有的学生指北美,有的学生指欧洲,有的学生指中东,还有的学生指向了非洲大陆。学生们的反馈让我哭笑不得又很无语。
不仅小学生对中国的认识一知半解,就是当地七年级(相当于国内初一)的孩子们跟我交流时,也问了一连串让我感到啼笑皆非的问题:“老师,中国人是不是像Jacky Chen (成龙)一样都会功夫?”“你觉得英国中餐馆做的中国菜味道和中国的一样吗?”“中国家庭是不是只能生一个孩子?要是怀了双胞胎,是不是必须打掉一个?”
除此之外,学校里和我一起工作的英国同事们对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