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学与人类社会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态学的产生及发展 一、生态学的定义 二、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三、现代生态学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节 生态学的学科体系 一、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二、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三、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及方法论 第三节 生态学的任务 一、人类生态问题 二、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生态学的产生及发展 一、生态学的定义 1. Haeckel1866:研究生物(特别是动物)生活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 2. Reiter1885:有机体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这两种定义简明而广泛。后来生态学将研究对象分为三个层次: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学家研究的层次不同,提出的定义也就不同。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即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1、生态学的知识积累及萌芽时期 (17世纪以前) 2、生态学的创立及发展时期 (17世纪——19世纪末) 3、生态学的巩固及学派分化时期 (20世纪10——30年代) 4、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 (20世纪30——70年代) 5、人类生态学时期 (20世纪70年代至今) 1、生态学的知识积累及萌芽时期( 17世纪以前) 在人与自然长期的交往及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态学事实、现象和材料,如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驯化。 例如: 公元前1200年,《尔雅》记载了176种木本植物和50多种草本植物的形态与生态环境。 公元前200年,《管子·地员篇》记载了江淮平原上沼泽植物沿水分梯度的带状分布与水文地质环境的生态关系。 公元前一二百年的秦汉时期,确立了24节气,反映了作物、昆虫等物候现象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凡栽一切树木,欲记其阴阳,时令转易,阴阳易位则难生”。 南北朝陶宏景《名医别录》记载了细腰蜂在螟蛉幼虫体内的卵寄生现象。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描述了药用动植物生态习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清代陈昊子《花境》“生草木之天地既殊,则草木之性焉得不异?” 节气歌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二十四番花信风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栋花. 3、生态学的巩固及学派分化时期(20世纪10—30年代) 1895年 E. Warming《植物分布学》 1898年 Schimper 《植物地理学》 ————植物生态学的诞生 1913年 Adams《动物生态学的研究指南》 1927年 Eltom《动物生态学》 ————动物生态学的诞生 四大学派: *英美学派:群落的动态演替和演替顶极学说——动态生态研究 *法瑞学派:对群落结构的研究——静态生态研究 *北欧学派:植物地理学 *前苏联学派:生物地理学(生态系统) 生态学的第一次飞跃 这一时期是生态学理论形成、生物种群和群落由定性向定量描述、生态学实验方法发展的辉煌时期。 生态学研究渗透到生物学领域的各个学科,形成了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生态遗传学、生理生态学、形态生态学等分支学科,促进生态学从个体、种群、群落等水平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出现了一些研究中心和学术团体,使生态学发展出现第一个高峰。 4、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20世纪30—60、70年代) 1935年,坦斯利(A.G.Tansley)首先提出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概念。 1942年,前苏联苏卡切夫院士提出类似的名词“生物地理群落”(Geobiocenoce)。 1942年,林德曼(R.L.Lindeman)提出“十分之一”定律。 生态学的第二次飞跃 1935年,坦斯利(A.G.Tansley)首先提出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概念。 广泛开展了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生态学成为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生态学的第三次飞跃 生态系统研究与应用相结合形成了海洋生态学、土壤生态学、湖泊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农田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森林生态学等分支学科。 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使生态系统的研究得到迅速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自动记录仪器在野外工作中的应用、系统分析以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