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烧是一种古老的烧制方法.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柴燒是壹種古老的燒制方法,木材是燒窯最主要的燃料,燒制陶器時罩住瓷胎,將木灰與火隔離開,避免與之直接接觸,使產品的釉色面貌保持壹致,在釉面上落了灰或在胎體上走了火的痕跡,這在中國古代社會正統的制瓷標準中在技術允許的情況下都是不被欣賞的,認之為“瑕”。然而在現代制瓷、燒制技術極為成功的條件下,壹種與傳統柴燒審美截然不同的現代陶藝創作“燒制觀”在盛行,現代柴燒技法所追求的是木灰燼與土的自然結合。當代柴燒很大程度上即體現在:柴燒燒制作品時不再使用罩住,意味著對燒成過程中所產生的“弊病”的認可。它的特點是使得木材燃燒所產生的灰燼和火焰直接竄入窯內,與壹般的漂亮釉水不同,窯內的落灰自然依附在坯體之上,在高溫烤制下形成溫澤光潤、層次豐富的自然灰釉;熔化或未熔化的木灰,在其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質感,及各種顏色的變化,留下了火曾駐足過的痕跡,自然而無粉飾之氣,不會重復且很難預期它燒窯的成果。1 現代柴燒陶藝的特點柴燒的陶藝作品與壹般窯的差別在於灰燼和火焰直接竄入窯內,產生落灰經高溫融熔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澤溫暖,層次豐富,質地粗獷有力,與壹般華麗光亮的釉藥不同;不重復且難預期燒窯的成果。若是橫焰式窯,燒成的作品有受火面與背火面的陰陽變化與火焰痕跡。它散發壹種質樸,渾厚,古拙的美感,是柴燒陶藝家為它著迷盡心追求的原因。2 柴燒作品的成敗取決於土、火、柴、窯之間的關系。  土:柴燒專用之陶土多,經陶者自行調配,考量的是陶土耐熱溫度、柴窯屬性、薪柴總類等;追求的是讓土能產生壹種溫潤、敦厚、沈穩內斂的柴燒之美。  柴:壹般木材需靜置約三至六個月以上(忌太潮濕),以利燃燒,其種類有樟、松木、龍眼、荔枝、蓮霧及廢棄木材等。  窯:僅以燃燒木材提供熱能,壹般燒窯需三到五天,期間需不眠不休輪班投柴,加柴的速度和方式、薪柴的總類、天候的狀況、空氣的進流量等細微因素,正不斷地影響窯內作品的色澤變化。  灰:柴窯燒陶時,完全燃燒的灰燼極輕,隨著熱氣流飄散。當溫度高達1200℃以上時木灰開始溶融形成釉面,呈現不同的色彩變化。這種方式形成的釉被稱為“自然落灰釉”,自然落灰釉乍看不甚起眼,但越看越耐看是柴燒作品的迷人之處。 3 為大家介紹幾個現代柴燒比較難以形成的燒成效果、垂釉肌理、積釉、流釉肌理、侵蝕肌理、蜻蜓眼與蟹眼肌理。下圖為我們的作品圖中壺就出現多種效果,有侵蝕、流油等火線肌理(色澤上有明顯的層次變化)以下為我們的制作過程及作品展示圖中就是草木落灰自然形成的積釉。圖中為侵蝕肌理(分別為拉坯,利坯,裝窯,燒窯)作品展示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