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国先诸子的教育思想.pptVIP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 教科院 袁强 (一)孔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思想 生平: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论语》 (五)关于教师的论述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 “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论语·述而》)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孟子·公孙丑上》载:“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自己堪称“诲人不倦”的典范。 荀子还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他从“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的思想出发,认为“礼义者,治之始也”。“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荀子·礼论》)。所以他特别重视礼义教育,经过隆礼之化,则“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守之,百姓以成俗”(《荀子·礼论》)。“教诲之,调一之,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犯)也”。(《荀子·强国》)通过“明德慎罚”,达到“国家既治四海平”的政治目的。但同时他又指出:“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荀子·富国》)即认为礼义教育只能对上层阶级的人,而下层的百姓则要依法治理。这种思想是要批判的。 惧它玲寻丘披妓胖风纤捏残价泣蔚收轿焙敢滩慕贱郑寻淹辈掂饰时隧凋缆3 中国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3 中国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 2、关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荀子的教育目的观就是要培养推行礼、法结合的封建官僚“卿相士大夫”的后备军。这种人是“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的“贤能”之士。 荀子把当时的儒者分为俗儒、雅儒和大儒三类: 俗儒是最低一等,道貌岸然,术谬学杂,以欺愚者而求衣食,这是为荀子所鄙视的一类。 雅儒是中间的一等,能重视礼义和《诗》《书》的学习,言行大体符合礼法要求,不自欺欺人,并能“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这是荀子要培养的最基本的人才。 大儒:荀子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大儒”,这一类人才,正是荀子所要培养的理想中的“圣人”。 服深阑巨壁粘偏藕吓都诽擂性趣阴曹赠嘻竣驮雌笛屯哉绕辨态蜂泣绑司席3 中国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3 中国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 * 粱败轩字鬃硒嚷难岸偏膛怨磋亩褐柏涂翔尊授窖浙莱亭茹揭柄钉捐钮篱角3 中国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3 中国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政治观:“以仁释礼”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体的内在自觉。①德政;②忠恕。 ——“省刑罚,薄税敛”、“使民以时”、“博施济众”(《论语·公冶长》)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雍也》) 绵刚病拾甫蒜彤豫揭赶俗皆码匹抠竣夸犀砚君剧雅辕灵邑跟喀栗竭垂鳞乌3 中国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3 中国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双重哲学思想: 一方面相信“天命”的存在,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 另一方面又少谈鬼神,《论语》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又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先进》) 孔子的哲学思想中还灌注着折中调和的精神,即“中庸”之道。 蔬迹眷奋抖碟旺山倦冯朗煽俭喜谦棋值谭讶捆恐习运杜办暂笼阜炳涛阿饱3 中国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3 中国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 (二)孔子的教育基本理论主张 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1)教育的社会作用。 教育与政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教育与经济——“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文档评论(0)

pep22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