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教育技术:想说爱你不容易当高蹈出尘的诗风词韵遭遇便捷浮躁的信息时代,当传承千年的母语遭遇急功近利的当代应试教育,当浸润近十载的语文学习遭遇大同小异的课堂教学模式,语文教学应何去何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在这一理念要求的推动下,伴随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然成为诸多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元素。它打破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通过声光色影,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不仅使课堂教学变得多姿多彩,也扩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因而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教师所“宠”,似乎现代教育技术缺席的课堂就意味着理念的落后,就有悖于教学的现代化,就显不出其教学艺术,甚至许多优质课的评比也将现代教学手段作为评定一堂课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语文教学稍有不慎,便步入了现代化的误区。有必要对这些误区加以诊断,明晰如何走出这些误区,以便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最优整合。一、穿技术的新鞋,走理念的老路课堂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教育思想的革新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新的教学形式,必须灌注新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当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多元个性的培养。然而,当前相当部分语文课堂教学使用了多媒体,但教学模式却仍然是传统知识灌输模式。教师讲授知识点,学生洗耳倾听;教师展示知识点,学生抄笔记;教师播放图片、视频,学生看热闹。更有甚者,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充当搬运工的角色,所谓的课件则只是资料、板书、习题的新载体。这样做,尽管有技术的帮衬,实则是穿技术的新鞋,走理念的老路。无论课件制作得多么漂亮、充斥声色光影的课堂多么热闹,结果仍是教师和多媒体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大容量的信息。因此,语文教学手段要更新,教学观念更要更新,不能让现代教育技术沦为陈旧教学模式的工具,而要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的转变,必须让技术与理念齐飞。二、激趣装饰过多,分散学生注意力不可否认,随着技术的改进与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的提升,语文课件也越来越精美。然而,现代教育技术永远只能作为语文课堂的配角辅助教学,纷繁的激趣内容、过分夸张的媒体展示,反而会喧宾夺主,让课堂陷入盲目的热闹喧哗。笔者曾听过一节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再别康桥》,课件中先后出现徐志摩及其生命中的三位女性照片、不同角度的康桥美景、配乐朗诵时的相应画面等等,学生惊叹连连,课堂热闹非凡。但课后对学生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把注意力放到了哪位女子漂亮、哪座建筑物美观上面,课堂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却抛之脑后,更谈不上对诗歌本身之美的欣赏。还有一些课件画面背景花哨,且辅以夸张的动画和刺耳的音响,似乎不如此则显示不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譬如,有的课件在页面的角上都设计有活动的图标――一只憨态可掬的卡通动物、一朵正慢慢绽放的花等;一行文字以让人眼花缭乱的方式显示出来的同时伴随着各种声响……的确,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手段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兴趣,甚至让课堂更有活力。可是,这些无关紧要的音乐和动画却分散了学生对课堂、对文本本身的注意力。三、以听代读,以观代品,语文味流失,语文素养缺失形象直观的图像、声音、影视,这些要素的组合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激发他们对语文课堂的兴趣。于是,现代教育技术悄然进驻语文课堂:让学生以对声情并茂的名家配乐朗诵的聆听代替自身的朗读,以对课文相应图片、影视的观看代替对文本本身的品味。然而,中学语文教学就是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以听代读,听得再如痴如醉,以观代品,看得再心驰神往,又岂能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又岂能真切品味语言之美,情感之真?浪漫的《诗经》,恢弘的汉赋,隽永的唐诗,妩媚的宋词,璞真的元曲……多少经典的篇章,多少优美的文字,需要学生慢慢去咀嚼,去回味。语言的朦胧之美如果一味地用直观的画面甚至影像去替代,美妙的意境从何把握?文字的魅力从何彰显?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又从何谈起?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月下荷塘”“塘中月色”,教师截取一幅幅精美的荷塘画面,画面上荷叶田田,荷朵摇曳,月色溶溶,学生固然为自然之美而叹,可朱自清先生语言的优美又岂是一个个简单的画面所能体现出来的呢?如“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般”一句中月色的缥缈若无,青雾隐约起伏的轻盈,这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信息是无法在画面中体现出来的。文学语言重在“品”,如果步入以观代品的误区,不引导学生去品味这种意境美,岂不是与语文教学的要求背道而驰了吗?与此同时,课堂上瞬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河南郑州文化旅游和体育集团有限公司社会化公开招聘3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招标代理档案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5南方电网昆明供电局项目制用工招聘(4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农业服务中心2025年度工作计划 .doc VIP
- 外窗防水节点施工方案(JS).doc
- 2025-2026学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青岛版(五四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J金融租赁公司所在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5800字.doc
- 2025金风变流器2.0MW故障代码手册V4.docx VIP
- AP微积分AB 2014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alculus AB 2014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动态口令认证机制的网上投票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