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础盘点 考点自清 【考试要求】 考点5:知道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a﹞ 考点6: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c﹞ 【考点分析】 本课时有两个考点组成,考点5只要学生知道我国公民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知道我国公民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是属于思想道德建设的范畴,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的作用。考点6是2011年新增加的内容,学生要掌握怎样才能做到与人为善(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掌握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什么(就是将心比心)。 知识梳理 1.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内容 核心 范畴 作用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节约、敬业奉献 爱国守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道德建设 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2.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1)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①善良的含义及重要性 含义 重要性 善良包含着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等方面的美德。归结起来,善良就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善良是美好生活的底色,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有了善良的人和善良的行为,才能组成美好的社会 ②善良的表现 表现 内容 与人为善,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 善良是无私的 以善良之心待人是发自内心的驱使,善良的行动必然不图回报。为了得到某种回报,那不是真正的善良 善良之心是博大的 一颗善良的心不仅对自己的亲朋好友敞开,对素不相识的人也会怀着真诚的善意,对社会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更是会充满爱心 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 怀有善良之心的人不会容忍对公众利益的损害,对无辜者的伤害。会在救困扶弱、维护正义的情境中与邪恶和错误作斗争 善良要见诸行动 真诚的爱心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善良如果只停留在口头上,不是真正的善良 (2)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含义及表现 含义 表现 内容 将心比心是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就是换位思考 将心比心就是急人所难 遇事能够替别人着想,能够体谅别人的处境,理解别人的痛苦,以温暖的态度和方式分担别人的不幸 将心比心就是成人之美 真心诚意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为别人的幸福而付出,助人不图回报 将心比心就是不以残忍冷酷的方式对待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在肉体和精神上伤害他人,造成他人痛苦 要培养与人为善的品德,就必须摈弃伤害他人的恶习 网络构建 想一想: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20字内容是什么? 在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与人为善和换位思考? 基础自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观察漫画《多没面子》。下列对漫画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不符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B. 浪费粮食是不文明的行为 C. 是对他人辛勤劳动的不尊 重 D. 浪费自己花钱买的东西没 什么关系 D 2. 对“帮助别人, 快乐了自己”这句公益广告词,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帮助他人只是为了别人的需要 ②帮助他人是我们内心情感 的需要 ③帮助他人,能体验生命的快乐 ④助人不仅是付 出,也是快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刘丽——厦门最美的洗脚妹,每天辛 辛苦苦给客人端水洗脚做按摩,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赞助了上 百个贫困学生。刘丽的行为( ) ①践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②体现了与人为善的道德品质 ③自爱自重,珍惜自己 ④互相尊重,平等待人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D C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的一句,它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 ) ①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②换位思考,替对方设身处地着想 ③迁就他人,成人之美 ④尊重他人,宽待他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 下列想法或做法不符合“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要求的是( ) A. 我讨厌别人叫我“胖子”,也从不给别人起绰号 B. 我喜欢别人以尊重友善的态度对待我,我也以同样的态度 对待别人 C. 谁要是冒犯了我,我就再也不与他来往 D. 数学是我强项,我经常帮助数学成绩较差的同学 D C 二、非选择题 (10分) 6. 小强和小雨同在一个公司里工作,小强是这个公司有名的好心人,同事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小强总是尽心尽力地帮助别人,大家称他为“活雷锋”。而小雨却与小强相反,别人有困难找他帮忙,他总是找托辞拒绝,渐渐地,大家与小雨疏远了。 (1)材料中的小强具备哪一公民基本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级英语下册 Unit 2 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教案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
- 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级中学高中 走进文化生活学案.doc
- 浙江省中考历史与社会 第16课 英、美、法的资产阶级革命.ppt
- 浙江省中考历史与社会 第12课 历史上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一).ppt
- 浙江省中考历史与社会 第17课 二十世纪前半叶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ppt
- 浙江省中考历史与社会 第11课 世界典型的草原、沙漠和城市的比较.ppt
- 浙江省中考历史与社会 第15课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家.ppt
- 浙江省中考历史与社会 第14课 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ppt
- 浙江省中考历史与社会 第13课 历史上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二).ppt
- 浙江省中考历史与社会 第18课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权更替、改革、国家统一.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