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析两《蟋蟀》之比较研究摘 要:清华简《耆夜》所引《蟋蟀》和《唐风?蟋蟀》关系密切:从诗歌文本内容来看,诗歌用字相似度高,难以排除两者的“血缘关系”;诗歌创作时间、地点方面,清华简《蟋蟀》产生于武王克商前期的先周国,《唐风?蟋蟀》作于西周后期的诸侯国;诗旨方面,清华简本《蟋蟀》有戒惧、互相劝勉之意,《唐风?蟋蟀》则注重诗歌的乐音节奏,思想主题模糊化。关键词:清华简 《耆夜》 《毛诗正义》 《蟋蟀》清华简《耆夜》所引《蟋蟀》和《唐风?蟋蟀》关系密切。目前,学者争论的主要问题包括简文《蟋蟀》与《唐风?蟋蟀》究竟谁先产生,二者是不是同一首诗歌,主题有何不同等方面。笔者将从诗歌文本语言及用韵、创作背景与诗旨方面着手分析,对两诗进行比较研究,以就教于方家。一、文本语言及用韵从语言来看,诗歌文字的重合率高。简文《蟋蟀》可识别字共117个(包括根据上下文补入者),有15字因断简残缺。《毛诗正义》本《唐风?蟋蟀》96字,其中有57字与简文《蟋蟀》完全相同或者可以通读为同一字,如“毋”与“无”。《唐风?蟋蟀》有近2/3的文字、近1/2的语句与简文《蟋蟀》相同或相近。如此之高的重合率,是两者渊源关系的直接表现,也是学者比较分析两首诗歌关系的重要依据。文本结构方面,《唐诗?蟋蟀》是整齐的四言句式;清华简《耆夜》所引《蟋蟀》句式较为松散,包括四言句式、五言句式、七言句式。简文《蟋蟀》共三章,每章十句;《唐风?蟋蟀》共三章,每章八句。按照处于每章中的位置对应比较,两者诗句几乎一一对应,有固定句式的固定位置,或只更改了个别字,如“蟋蟀在堂”位于《唐风?蟋蟀》三章中的每章首句,在简本亦是如此,只第二、三章“堂”字分别作“席”“舍”。孔德凌先生分析得十分贴切,他认为:“两者的语句存在三种情况:完全相同、基本一致、演化新变。”[1]完全相同的有:“蟋蟀在堂”“无(毋)以大康”“日月其迈”;基本一致的有:“岁聿其莫”“ 良士瞿瞿”“ 岁聿其逝”“好乐无荒”;演化新变的有:“今夫君子,不喜不乐”与“今我不乐”。从用韵方面看,《诗经》由周代的采诗之官从民间收集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缘此,《诗经?唐风?蟋蟀》的音乐性毋庸置疑。李学勤先生认为:“两篇用韵很不一样。简文《蟋蟀》,第一章押阳部韵,第二、三章押鱼、铎部韵(鱼铎平入对转)。《唐风?蟋蟀》第一部押鱼、铎部韵,第二章押月部韵,第三章押幽部韵。”[2]《诗经?唐风?蟋蟀》在简文《蟋蟀》基础上的雕琢是显而易见的。二、创作背景与诗旨由政治时代背景来看,“从武王即位伐黎,到兵渡孟津,八百诸侯会师克商,历时前后整四年。由此可知武王戡伐黎是克商的整个军事部署中的第一步,先伐黎,获胜后,再直逼商纣王朝都邑……所以说,历史上的武王戡黎与武王克商,应视为伐商的两个组成部分。”[3]该“饮至”典礼的举办当在武王伐纣大胜,建立西周王朝之前。武王伐纣的时间,即从周幽王最后一年(前771年)上溯257年,便是前1027年。简文《蟋蟀》当作于公元前1027年之前。从宴会情景来看,伐黎的胜利,既打开了战斗局面,又振奋人心。满怀斗志的武王在文王太室举行“饮至”典礼,又有告慰先辈之意。宴会诵诗始于武王爵酬毕公《乐乐旨酒》,爵酬周公《?乘》,盛赞毕、周二公功勋,劝其畅饮,尽享胜利之喜悦。接着周公夜爵毕公《?P?P》,又夜爵酬武王《明明上帝》,乃相互激励之辞,是宴会的高潮。至此,庆功宴会已然尽兴。但周公言而未尽,“秉爵未饮”,有感于蟋蟀骤降于堂,又诵一首《蟋蟀》,且《蟋蟀》一诗与周公酬毕公的“?F?F戎服,臧武赳赳”、酬武王的“作兹祝诵,万寿亡疆”诗旨明显不同,由“毋以大乐,则终以康”,流露出周公不求此刻的“大乐”,而求天下安“康”的思想。且诗歌两次出现“康乐而毋荒,是惟良士之恩恩”,显现出周公作为统治者,有感于时间的流逝,提醒大家不要懈怠,要时刻常备戒惧,这样才能齐聚良士,共商克纣大计的思想。蟋蟀又有“百日虫”之称,生命短暂,“在欢乐至极之时,周公有感于蟋蟀的鸣叫,借由诵诗,提醒大家时光在流逝,未竟之事尚多,要掌握好尺度,不能纵乐过甚,这无疑是富有哲理的完美结局”[5]。关于《唐风?蟋蟀》的成篇背景,《毛诗序》云:“《蟋蟀》,刺晋僖公。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乐也。”[4]晋僖公,《左传》桓公六年作僖侯,《史记?晋世家》作?侯,其在位西周共和二年至宣王五年,即公元前840年至823年。据此,可初步判断《唐风?蟋蟀》最早作于公元前840年,比简文《蟋蟀》晚了约一百八十七年。诗歌创作时间上一前一后,文字重合率如此之高,后者借用、模仿前者的可能性难以排除。李学勤先生认为:“晋僖公绝不是俭啬的人,而是耽于逸乐,爱好田游和美味的豪奢贵族。《诗序》所讲恐怕不是史实。”[6]钱钟书先生认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大单元整体学历案教案 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VIP
- 论实验动物的质量管理与控制.docx VIP
- (2024秋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校园》PPT课件.pptx VIP
- 《批判与创意思考》 教材配套PPT 第三章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pptx VIP
- 麻疹病例教育课件.pptx VIP
- 第九章 冷热疗法课件.ppt VIP
- 2025年秋季新教材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全册道法最新教案(教学设计).docx
- 《旅游地理学》全套教学课件.ppt
- 汇德大厦材料二次转运方案.pdf VIP
-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教学提纲.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