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2013诽谤法对ISP的最新规定及对我国的启示.docVIP

英国2013诽谤法对ISP的最新规定及对我国的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国2013诽谤法对ISP的最新规定及对我国的启示摘 要:2013年英国颁布了诽谤法修正案,其第5条对ISP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立法,以ISP是否对发布的内容有影响或控制为标准,将ISP分为两类,并适用不同的责任构成,将通知即删除原则成文化,同时制定了明确的适用的规则。其总体方向是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确保法律与时俱进并且适用;在平衡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基础上,寻求在最大程度上保护ISP而不是承担责任。英国2013诽谤法使我们从现实合理性方面审视我国网络诽谤立法及ISP现状,据此提出《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3款的修改意见及我国将来的网络诽谤立法或司法适用的一些基本原则。关 键 词:网络诽谤;网络服务商;通知即删除中图分类号:D9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4)11-0098-09收稿日期:2014-08-25作者简介:郑仁荣(1971―),男,福建顺昌人,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美国NAU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诽谤法;邹文星(1967―),女,福建长乐人,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日本社会法。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网络诽谤的更正与澄清制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LS(2013)D132。英国诽谤法历史悠久,闻名于世。2013年颁布的诽谤法修正案(以下简称“2013诽谤法”),是英国继1996年修改1952年诽谤法以后的又一次重大修改。此次修正共9部分17条,其中第二部分抗辩第5条,网络运营商条款是专门针对网络服务商(以下简称“ISP”)在网络诽谤中责任的立法,此立法不仅对ISP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网络言论自由、网络信息传播及名誉权保护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到国内和国际的广泛关注。本文拟从英国2013诽谤法第5条入手,对ISP的分类及责任分析、通知即删除原则及对我国的启示入手,对英国的ISP在网络诽谤中法律适用标准进行深入讨论。一、ISP的分类及责任分析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在网上发布言论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而英国1996年诽谤法(以下简称“1996诽谤法”)并未对网络诽谤加以明确的具体的规定,只将诽谤的发布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者、编辑或出版商,一类是除上述以外的人员。网络的发展及用户的增长,对1996诽谤法第1部分规定的不清晰及不完整部分提出了关注,特别是涉及要保护的ISP的分类及责任认定不明确,在司法及立法方面引发了诸多讨论。因此,需要法律对ISP加以分类并分别确定其责任。(一)ISP的分类2013诽谤法在1996诽谤法第1部分在对诽谤责任主体分类的基础上,依ISP是否对发布的内容有影响或控制为标准,将ISP分为两大类:一是ISP为网络内容提供服务者,等同于1996诽谤法中的作者、编辑或出版商;二是ISP为中介服务提供者,等同于作者、编辑或出版商以外的人。这种分类的目的是对不同的ISP,适用不同的责任构成。这种分类方式为立法分类,不仅与1996诽谤法相对应,而且在司法适用中简便易行,但是在理论上却存在着不够全面的问题,即未对ISP进行体系化的划分。我国的《侵权责任法》第36条对ISP的分类,也是依其是否对发布的内容有影响或控制为标准,将ISP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网络内容提供者;二是中介服务提供者,与2013英国诽谤法的分类相同,也是为了司法适用中的简便,也是立法分类。学者杨立新在其立法建议稿《中国媒体侵权责任案件法律适用指引》第10条中对ISP进行了详细且全面的分类,依网络服务提供者所提供服务的具体服务内容的不同,且依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不同类型分为三类:⑴网络接入提供者是指为信息传播提供光缆、路由、交换机等基本设施或为上网提供接入服务或为用户提供电子账号的主体。在技术上,接入提供者无法编辑信息,也无法对特定信息进行控制。⑵网络内容提供者是指自己组织信息向公众传播的主体。⑶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是指为用户提供服务器空间,或为用户提供空间供用户阅读他人上载的信息或自己发布信息进行实时信息交流,或使用超文本链接等方式的搜索引擎为用户提供在网络上搜索信息工具的主体。[1]上述分类方式是学理分类。我国的《侵权责任法》第36条所称网络服务提供者,是指前款第⑵项和第⑶项列举的网络服务提供者。笔者依ISP是否对发布的内容有影响或控制为标准,将第二类中的网络中介服务商,再细分为三类:⑴完全无法监管的网络中介服务商,即ISP对第三人的信息无法加以监督、管理或控制;⑵难以监管的网络中介服务商,即ISP对第三人所发布的信息还是可以监督、管理与控制,但有一定的难度,如仅提供即时通信服务或搜索服务的中介或平台服务商;⑶可监管的网络中介服务商,即ISP对第三人所发布的信息还是可以加以监督、管理与控制,如提供论坛、贴吧。不同的监管难度在责任构成时各有不同。(二)ISP的责任分析ISP在网络诽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