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析中药注射剂的改进与提高[摘 要]中药注射剂相对于口服药物来说,具有见效快、疗效好等优势,在治疗疑难杂症和急性病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是现代新型制药技术与传统中药理论相结合的产物。随着重要注射剂在临床医学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随之显现出来,降低了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安全性。本文重点分析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方法。[关键词]中药注射剂 安全性 改进 提高中图分类号:R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390-01引言: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研究理论为基础,通过现代制药技术,提取天然的中药成分制成临床应用的制剂。通过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提高了重要对人体作用的效果,在抗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重要注射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必须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研究和预防,使临床用药更加安全。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门诊输液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45例,男性14例,女性31例。其中双黄连7例,炎虎宁12例,痰热清9例,川芎嗪1例,喜炎平11例。合并用药10例,其中合用头孢8例,合用克林霉素1例,合用盐酸氨溴1例。根据患者年龄、性别、ADR表现、因果关系及诱发ADR药物的规律与特点进行分析。2、一般情况45例ADR报告中年龄为3个月-76岁,男14例(31.1%),女性31例(68.9%),ADR病例年龄分布:3个月-18岁15例(30%),19-50岁20例(14.4%),50-76岁10例(22.2%)。3、ADR分类按WHO对ADR分类法将45例中药注射剂ADR按其影响器官和临床表现分类,共涉及八个系统/类型。45例ADR表现类型及临床表现:①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0例,占44.4%,主要ADR表现为荨麻疹、面部或四肢皮疹、全身红伴瘙痒;②药物热1例,占2.2%,主要ADR表现为寒颤、高热;③胃肠系统损害3例,占6.6%,主要ADR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④心血管系统损害8例,占17.7%,主要ADR表现胸闷、心慌、心悸、静脉炎;⑤呼吸系统损害5例,占11.1%,主要ADR表现为呼吸困难、气促、胸闷;⑥用药局部皮肤损害2例,占4.4%,主要ADR表现注射部位红肿;⑦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系统损害4例,占8.8%,主要ADR表现头痛、头晕、烦躁、失眠;⑧视觉损害2例,占4.4%,主要ADR表现为结膜水肿,双眼睑皮肤水肿伴痒感。二、分析不良反应的原因1、ADR发生可能与个体差异、药物因素和合并用药等几个方面有关:年龄、病理、生理状态不同,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行为方式亦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老年人、婴幼儿、体弱者、过敏体质患者,往往ADR的发生率较高,损害更大,国内也有相关报道提到[1],医师在用药时要注意询问患者既往过敏史,并协助患者筛选致敏药物。据已有文献报道[2]儿童的ADR构成比应该较高,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肾功能及酶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药物敏感性高。因此要特别关注儿童和老人这类ADR易发群体的临床监护,及时做好应对措施。2、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并且在运输、储藏等环节中容易发生性质的变化,使得中药注射剂出现质量问题,导致过敏或不良反应。并且,目前制药技术对于中药中动植物存在的容易引发人体不良反应的成分不能全部消除,这样,增加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隐患。3、中药注射剂配伍不明确临床不合理配伍配制操作,输注速度等都可诱发ADR尤其是在联合用药的情况下,易于导致理化性质相冲而导致配伍禁忌概率增高。虽然目前文献报道的联合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例数不多,但还是建议尽量避免合并用药,尤其是将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置于同一溶媒中。有报道9种中药注射剂在生理盐水中不溶性微粒数目明显增加,与其他抗菌、抗病毒药同瓶配伍后相互作用的概率增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在超纯水和10%葡萄糖注射液中pH值显著变化,5μm微粒数显著增加,刺五加注射液在10%葡萄糖注射液中形成的25μm微粒不可计数。这些不溶性微粒沉积在毛细血管中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产生静脉炎、肉芽肿,并可引起过敏和热原样反应。三、改进与提高的要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进一步做好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制定了有关中药注射剂的7项原则,是中药注射剂改进与提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非临床研究技术原则》、《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临床研究评价技术原则》、《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生产工艺评价技术原则》、《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质量可控性评价技术原则》、《企业对中药注射剂风险控制能力评价技术原则》、《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风险效益评价技术原则》和《中药注射剂风险管理计划指导意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7项原则为中药注射剂的改进与提高提供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血小板抗体测定对反复输血超过3次者的价值研究.doc
-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的可靠性研究来源.doc
- 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doc
- 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护理.doc
- 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尿NAG 联合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病中的临床意义.doc
- 血色“野味”:被猎杀的候鸟.doc
- 行业协会自律诚信问题初探.doc
-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前厅服务与管理》教学中的运用.doc
- 行于世界 跑在雅典.doc
- 行动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应用探讨.doc
- 《GB/T 32879-2025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1649.2-2025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2部分: 动态图像分析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