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规划原理 班级:2010年级环境科学 2010年级地理科学 主讲教师:朱志玲 一、序 言 1、城市规划课程内容体系(教材体系) 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与人们的审美观点、对生活环境的追求目标的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的。 2、如何学好城市规划 第一讲 城市、城市化和城市规划 主要内容提要 ★ 城市的形成 ★ 中外城市的发展 ★ 城市化与城市问题 第一节城市的形成与定义 1、什么是城市 城市 = 城+市 ≠ 城+市 反映城市的变迁 城市与乡村 2、城市的形成 聚居与原始聚落 原始社会:自然的狩猎、采集经济生活,无固定的居住点 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渔、牧业分工,形成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点(一万至一万二千年前) 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品生产的出现。原始聚居的居民点形成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手工业、商业为主的城市 城市的形成 1.防御说:防御的需要(保卫劳动成果,抵御入侵)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淮南子?原道训》 2.私有制说: 3.阶级说:城市的出现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产物。(卡洪城) 4.集市说:交通方便(与乡村、其他城市的联系) 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君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凑,万物之所殖也。 —西汉《盐铁论》载桑弘羊言 5.生产力说: 6.地利说“良好的生存环境(水、食物、能源等)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管子?乘马 》 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 —《阳宅十书》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具有自然优势:耕地肥沃;交通便利;能得到淡水供应等。 经济发展水平 政治组织 早期城市:农业革命,出现剩余产品 导致:作为政治中心或军事中心、文化中心的城市 现代城市: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工厂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导致:工业城市、大城市 当代城市: 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 以制造业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空间经济结构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变等。 导致: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 大都市连绵区 总结: 城市的职能: 非农业人员的居住场所, 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的交流场所 宗教、文化、艺术的活动场所 商品交易的场所 保卫居民生活、工作的防御工具 政治中心 工商业中心 经济中心 文化中心 文化中心 宜居的环境中心 二、城市的概念 1、字源学的解释 中文: 城:“城,廓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市:“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英文: urban(城市、市政),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市的生活。 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 相关的字,如citizenship(公民)、civil(公民的)、civic(市政的)、civilized(文明的)、civilization(文明、文化)等,就是说社会组织行为处于一种高级的状态,城市就是安排和适应这种生活的一种工具。 (2)社会学 Bardo Hartman:“……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 人口相对较多,密集居住,并有异质性; 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 城市具有市场功能,并且至少有部分制定规章的权力; 城市显示了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其中,个人并非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这就意味着至少一些相互作用是在 并不真正相识的人中间发生的; 城市要求有一种基于超越家庭或家族之上的“社会联系”,更多的是基于合理的法律。 现代城市的概念 1.人口规模 2人口密度 3.行政地位和行政中心 4.职业构成 5.城市设施 城市是非农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生产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世纪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我国设置镇标准——正式颁布1984年 1、城市标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