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艺术常识 一、电影的诞生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火车进站》电影诞生的纪念日 关键词:电影纪实主义风格 “从现实生活中捕捉自然景观” 电影史的三次变革 1. 从无声到有声的转变《爵士歌王》 1927年 美国 华纳兄弟 早期的电影是“默片” 情节简单,动作性强性表情夸张。如卓别林的早期喜剧片。1926年美国人德雷斯特把声音转化为光信号,同步录制在胶片的画面旁,有声电影诞生了 2. 从黑白到彩色的转变《浮华世界》 1935年 美国 导演 :鲁宾·马莫利安 3. 数字技术的渗透 大量科幻片、灾难片、战争片。 二、电影史的四位杰出电影人 卢米埃尔兄弟 创造电影的诞生纪念日 关键词:电影纪实主义 代表作:《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工厂大门》 二、中国电影史 1896年8月2日上海徐园的舶来品“西洋影戏”丰台照相馆 1905年春夏之交,中国第一部国产片《定军山》的诞生 标志中国电影的诞生。 1913年 张石川和郑正秋导演的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 三、*中国电影时期 (教材165页) 1. “西洋镜”和中国第一片 出现了第一代导演:张石川、郑正秋、邵醉翁 2.抗战前后的中国电影 我国第一部不完整的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完整的有声片是《桃李劫》 3.解放区的中国电影 4.新中国十七年电影 “双百方针”和新中国电影的第一次高潮 1961——1966 在曲折中前进 5.“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 “样板戏”电影和“三突出”原则 6. 新时期的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的复苏 以及 中国电影的新浪潮 四、中国电影史上的几个第一 中国的第一部电影 1905年 《定军山》谭鑫培主演 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短片1913年张石川和郑正秋导演的《难夫难妻》 中国第一部故事长片1916年拍摄的《黑籍冤魂》 中国第一部不完整的有声故事片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 中国的第一部武侠片1928年拍摄的《火烧红莲寺》 新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1949年王滨拍摄的《桥》 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1947年费穆的《生死恨》 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1934年由蔡楚生导演的《渔光曲》在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 中国的第一部劳工片是1922年的《劳工之爱情》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电影胶片拷贝。 新中国第一部体育片1957年谢晋的《女篮五号》 * 1917年的《庆祝欧战胜利游行》开创了纪录片的先河(教材165页) 五、中国的第一代导演 ——拓荒者 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 20世纪初叶20年代末 五四新文化运动 反封建民主思想 代表人物:郑正秋 张石川 邵醉翁 郑正秋和张石川合拍 《难夫难妻》 《火烧红莲寺》《歌女红牡丹》 《孤儿救祖记》等 《难夫难妻》开始尝试摆脱戏曲舞台的挪用,并进行独立的电影剧本创作。 《火烧红莲寺》掀起银幕的“火烧热”带动了武侠片走向了一个创作高潮,使得武侠神怪片在影坛称霸长达14年之久。 18集 *合办了幻仙公司 明星公司 新民公司 张石川(1889--1953)的电影风格:故事性强,结构严谨,戏剧冲突较强 。 偏重于商业利益,以娱乐为主。 代表作:《空谷兰》《黑籍冤魂》 《歌女红牡丹》十七十八集《火烧红莲寺》前三集《姊妹花》1933年 《压岁钱》《啼笑因缘》 *与美商合作合办亚细亚影戏公司《难夫难妻》 *创办了幻仙《黑籍冤魂》 *明星《姊妹花》两家电影公司 郑正秋(1888--1935)的电影风格:平易通俗、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有感于清廷的腐败,民生的疾苦,主张改良旧戏,提倡新剧,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为恋爱而恋爱”提倡“有主义”的影片,强调电影的教化功能 代表作:《难夫难妻》(1913)编《孤儿救祖记》《姊妹花》(1933) 《女儿经》(1934,有洪深、张石川、沈西苓合作) 后期的《姊妹花》创下了上海新光影院连映60天的纪录 对比《难夫难妻》看郑正秋 的创作前后期的区别 《难夫难妻》以广东潮州地区的封建买卖婚姻习俗为题材,写一对素未谋面的少男少女在人们的摆不下成婚的故事,反映封建制度下婚姻的可笑与可悲。 《姊妹花》以孪生姊妹大宝、二宝的不同命运、不同遭 遇反映了中国 30 年代的社会状况。它一方面对社会的不公正进行了暴露、批判;另一方面又反映了调和主义的幻想情绪,特别是大团圆的结尾削弱了它的批判性。 * 乔治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