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梦里家园,心灵守望【主题导语】很多人说,乡情可能是想说却总也说不明白的一种追忆或感怀,是一种难以用确切概念表达的情感!很多时候,乡情往往是某种缺憾的弥补,是对思念的寄托,也许是故园的影子,也许是村头的一棵柳树,也许是……可能有人会说,乡情里可能并没有多少浪漫,朴素得近乎田野里的泥土,但我们想过没有,这种异常朴素的“情”却能让我们想到自己的“根”,她会把每位游子的心紧紧地拴住。灵魂深处的撼动,非情深不可至。远方摇曳的炊烟,倚门眺望的双眸,这一切都在等待着我们,时刻召唤着我们!也许所有的感觉都可能消失,所有的记忆都可能散去,但是惟有乡情的感觉至死不渝。身处天涯,也若咫尺之隔;寄身海角,不忘常回家看看。乡情给人的柔美和温馨深深地埋藏在我们的心底,一旦时机成熟,就会点燃我们的心灯,激发我们的万千激情。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远在他乡的人只要一听到熟悉的乡音,看到那相似的容颜,就难忍自己内心的那份渴望,迫不及待地去探究渊源,坚决巩固自己的情感阵地。因为她是我们梦中的家园,是我们永远的心灵守望,有了乡情,才让我们多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份生活的坦然与宁静。让我们用心承载那份真情,用爱给自己一个理由,让我们像海子那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激起一片心底的涟漪吧![选文一]无处安放的乡愁韩浩月我在北京生活了15年,每年春节回山东过年,成为雷打不动的规矩。这两年或是因为年龄或是因为心灵有所成长的缘故,临近年关也不再紧张、忙乱,想想初来北京回乡过年时的情形,那种纠结感清晰如昨。10多年前,我见不得火车站,人山人海的火车站让人望而生畏,每每接近火车站,就会不由自主地口干舌燥、心神不宁。平时可以离火车站远远的,但春节快到时,总要和火车站打交道,要半夜的时候去排队买票,等到天大亮排到售票窗口时,被告知:票卖光了。没有票也得走。怎么办?要么买黄牛的票,要么先上车后补票。最早的几年,年年是买了或补了站票回家的,一站就是一夜,有时还抱着孩子,车厢里空气污浊,温度忽冷忽热,下半夜困倦不堪,想找个让脑袋靠一下的地方都找不到。那时毕竟还算年轻,竟然一点儿抱怨也没有,老家仿佛有股魔力存在,那魔力让你尽管意识到旅途艰难,想象到来回不易,仍要勇往直前。我们这些漂在外面的人,到了春节的时候,会愈加觉得自己“人不人,鬼不鬼”,在老家的根已经被拔起带走,在暂住的城市找不到认同感,那种悲切,沉默着就好,用言语形容出来,也是无力的。每年加入到春运大潮中的人,为何如候鸟一般自觉、勇敢、无法阻挡?文化批评家朱大可对此的看法是,他们是在“搬运一个关于‘家园’的文化幻觉”。想想真是如此,人们通过运输自己,在这个时间段密集发酵自己的乡愁,乡愁让人的情绪变得敏感,因此春节期间与亲人朋友的相聚,愈加变得感性,这种感性记忆刺痛平时忙碌麻木的神经,让人产生了回到“家园”的错觉。事实上,许多人已没了家园,最浓烈的思乡感产生自路上,到达目的地短暂地停留五六天之后,又要离开。快过年时想回去,过完年又恨不得早点离开,这就是家园幻觉带来短暂幸福感之后必须要面对的疼痛。留步在老家,不再出走,你会发现老家的压力一点儿也不比城市小,而且走的时间太久,你会觉得自己曾经无比熟悉的土地,也变得跟城里的柏油路一样坚硬。我们这一代人,之所以还没老就产生“老无所依”的感觉,和无家可回有绝对的联系。自打有了私家车之后,就永久地告别了火车站,哪怕依然要驾车超过10个小时,但总算摆脱被一纸小小火车票控制的命运。为了减轻回乡的思想压力,也不再把回乡过年当成传统意义上的春节,而当成一次普通的旅行,订酒店,订餐馆,安排每天的行程。在家乡,我以一个游客的身份穿行,找到了相对而言轻松一些的姿态。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成了家乡的游客呢?电视里欢天喜地播放着喜庆的歌曲,城市与乡村在除夕那晚鞭炮声不断,传统的春节仍然顽强地捍卫着它国民第一节日的地位。飞机、火车、客车、私家车齐齐出动,可有股黏稠的情绪,是交通工具所无法承载的,那种无处安放的乡愁,在奔波的轮子之上,四处游荡。(选自2015年3月10日《西安晚报》)[解 读]古往今来的人文情感中,乡愁、乡情,也许是华夏子孙最具人文魅力、最有人情味的感情了。当然,家乡,也就毫无疑问地成了漂泊他乡的游子不远千里也要归去的地方。从道理上说,有一个可以归去的故乡,有一个值得期待和守望的地方,实在是一件值得快乐和幸福的事情。在春节这个乡愁密集发酵的时间段,人们通过运输自己,回到了故乡。可是,因为种种原因,许多人已经没了家园,回家过年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感受。以一个游客的身份穿行于家乡,变成了家乡的游客。很多时候,春节回家过年,更多的是一种仪式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这句经典的千年诗文,道破了多少游子的心事,成为千古乡愁的名句。故乡已不再是梦里的故乡,只能徘徊于归乡的路途。城市不是自己真正的家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