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活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书本中的规范教育,忽视了大自然、大社会的生活教育,使越来越多的孩子脱离社会。这不仅违背了幼儿的天性,也使幼儿的好奇心、创造力遭到泯灭。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教育要回归自然、回归生活,还孩子一片阳光和净土,还孩子最本质的东西。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从生活中得来的,教育的材料、工具、方法、环境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教育离不开生活,如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幼儿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幼儿生活就是一种教育,相应的幼儿教育更是在现实生活中发展起来的。陈鹤琴也主张让幼儿直接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学习,他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真正的教育。其实,生活教育就在你身边,随手可得,触手可及,但正是这种活生生的、现成的教育长期以来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而人们关注更多的是规范教育,使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了“笼中之鸟”、“井底之蛙”。孩子们每天生活在“家――幼儿园”组成的两点一线中,忙于各种辅导班中,很少有机会与大自然亲近,以至于有的孩子分不清麦苗和小草、南瓜和丝瓜等,这不仅违背了幼儿的天性,也使幼儿的好奇心、创造力在知识的灌输中被不知不觉地泯灭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要生活化,教育要密切贴近儿童的生活,这种教育方法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关注。因此,我们要把规范教育与生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教育回归一种田园式的生活教育,这看似本末倒置,其实并不然,只有在生活教育中,幼儿才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拓展自己的视野,发展创造力。看来,回归生活教育是时代的召唤,是培养独立性、创造性人才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既然生活教育如此重要,那么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呢?一、利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对幼儿进行生活教育教育家欧文指出:“把儿童带出去,让他们熟悉花园、果园、田野和树木,熟悉家畜和一般自然史。训练幼儿合乎理性的思考和行动,使他们获得一生中都有用的实质性知识。”大自然、大社会是活的教材,不是死的书本。打开自然之门,生活处处充满着童话,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使幼儿的视线超越围墙,才能解放幼儿的双手,让幼儿在大自然中获取天然的材料,并在材料中学习,在材料中操作,在操作中获得交流的机会,创设和谐的环境,激发好奇心,产生奇思妙想,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如,把自然界中的小动物看成自己的朋友,一草一木看成是具有生命意义的创作源泉,做到天地合一。如果你生长在海边,就可以让幼儿踩着细软的沙粒,打着水仗嬉戏着,躺在浅水中享受着浪花的冲击,观赏着碧水蓝天的美景,带上你的“沙滩工具”,搭筑起你心中的“万里长城”、“森林公园”等童话世界,用贝壳拼出美好的愿望,在“海底隧道”尽情地观赏千奇百怪的“海底世界”,这是大自然赋予你的权利,是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这时给孩子们讲讲海的知识,要比在课堂上讲效果好千百倍。如果你生长在银装素裹的北方,就可以让幼儿观赏晶莹剔透的冰雕世界,触摸和体验那冰清玉洁,还可以在冰场上和孩子们一起尽情地溜冰,在大雪过后让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欣赏“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同时让孩子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并加以讲解,这样孩子们对水的认识会非常深刻。山、小河、田野是大自然赋予孩子们的宝贵资源,我们可以经常组织孩子们爬山、玩水、挖野菜,孩子们背着自带的食物,唱着欢快的歌儿,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山顶上,孩子们放飞着美丽的风筝,心想: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为什么忽高忽低?一不小心还“倒栽葱”?孩子们思绪飞扬,在找到了一个个答案的同时,也放飞着自己的理想;田野中,孩子们追跑着,欢笑着,采集着野花,挖着野菜,还不时地争论:为什么田野里会生长出这么多的野菜?哪些可以食用,哪些不能呢?为什么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植物的根、茎、叶会不一样呢?小河边,孩子们欢笑着,嬉戏着,一会把脚伸进水中感受水的温度,一会把小石子扔进河中观察水的变化……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收获颇丰,采集的野花、种子,捉到的昆虫做成标本放进自然角;小草编织的小鱼、用花瓣粘贴成“美丽的衣裳”放在美术角;孩子们还把自己的奇思妙想绘画成册;老师们汇集活动内容制定活动主题,创编园本课程。整个活动中,幼儿玩中学,学中玩,充分体现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这就是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的智慧和力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孩子们从中汲取了丰厚的精神食粮,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捕捉了每个灵感,点燃了创作的火花。二、利用身边废旧物品对幼儿进行生活教育有位母亲说过:“最好的玩具不是货架上的昂贵玩具,而是你身边各种废旧的无毒物品。”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泥巴、废纸、碎布在大人眼里看似是毫无价值的“垃圾”,而在孩子们眼中确是无价之宝、亲密伙伴,生活中的这些“垃圾”,孩子们爱不释手,百玩不厌。福禄贝尔很早就提出了让幼儿用粘土“塑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