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德情感教育――教育的基石题记: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教育,即使在现在,在很多人眼中,就是教会学生知识,关注的更多的也就是在考试取得好成绩。这样,学生,家长,甚至是学校都皆大欢喜。“分,分,学生的的命根。”即便是我们如此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大部分学校还是存在着用分数来衡量学生,衡量老师,甚至衡量是不是一所所谓的名校。但是只是重视成绩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不胜枚举。而其中之一便是让学生、老师、家长甚至学校更多的只是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而忽视了应该对学生所进行的道德和情感的教育,忽视了在成绩背后所隐藏的道德情感的“不达标”。下面这些事件有一些已经十几年了,但是有一些却是最近才发生,无论时间远近,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和反思却一直在,也让我们在思考我们的教育是怎么了?是缺失了什么?案例一:还记得2011年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赴日留学5年的23岁青年汪某对前来接机的母亲顾某连刺9刀,致其当场昏迷。对于行凶原因,汪某称,是因为母亲表示不会给他钱。事发之后,舆论纷纷对这个只认钱不认人的不孝孩子进行声讨。但在悲剧的背后,各位亲,我们是不是该想一想:羊尚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马无欺母知心,为何一个孩子会对自己的母亲如此凶残?案例二:是否还有印象?2002年,清华大学机电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用火碱、硫酸将北京动物园的五只熊烧伤,其中一头黑熊双目失明。这一故意残害动物的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愤慨。但是与此同时,作为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为何会做出如此凶残的事情?一个母亲心中的好孩子和老师心的好学生为何没有成为一名好公民?这是不是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呢?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该教会他珍爱生命呢?案例三:2004年,马加爵在云大宿舍杀死自己的四名舍友的事情,虽然已经过去10年,但是至今想起仍然让人扼腕叹息。他成绩优异,被预评为“省三好学生”。但是,各位亲,我们是不是该思索为何身为“天之骄子”的他,最后走上了这样的道路?是不是我们的教育中疏漏了什么?案例四:2010年,曾经的高考状元,四川大学学生曾世杰在江安校区明远湖边将同校女生彭某杀死,并将另两名同校男生砍伤。“因丑杀人”的曾世杰认为自己遭到周围同学歧视,又因容貌遭到别人嘲笑,最终出手杀人。如果因为别人觉得自己丑,就可以杀人?为何不能直视自己生命中那些“外貌丑”掩盖下的诸多优点?为何不能对别人的评价“一笑而过”呢?看到这些,我想我们该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家庭教育,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每个家庭都是复印机,父母是原件,而每个孩子都是复印件。”这句话是我在微信上见到的分享频率很高的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共同努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自信与乐观会传递给孩子,即使物质贫穷,但是我们不能缺乏精神的给予。给孩子买昂贵的玩具不如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怀抱;总是严厉地对待孩子不如春风化雨,给孩子一个乐观的人生;遇见问题不辨是非地责备不如在孩子人生的不明之处给与及时的疏导,关注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在孩子的成长路上一路为孩子披荆斩棘,不如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去明白自己该承担的责任。这一切远远比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更为重要,如果只是一味的注重孩子的分分分,而这背后所有的问题都不去重视,那么这个孩子怎么可能身心健康的成长?怎么可能会相信风雨之后会见彩虹?怎么会知道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不是推卸给他人?怎么可能在长大之后不冷漠?怎么可能不出现性格的缺失?冷漠也是会传染和遗传的。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提升。那么学校教育就更不能把分数作为衡量一切的标杆。而现实中,择校的出现,学区房卖出单价几万的新闻,让我们不难看出又有多少家长还是在分数的旋涡里无法自拔。父母尚且不能自拔,那么学生怎么能不以此作为衡量自己的唯一标准呢?只是一味地重视成绩,缺乏必要的道德情感教育,其危害呢?很多学生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和底线伦理,试问是不是真的有矛盾就可以去杀人?就可以去危害他人的生命?因为一味的重视成绩,就缺乏了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教育,孩子们缺乏了吃苦的能力,面对困难的决心;缺乏了仁爱之心,同情能力;缺乏了最基本的沟通能力,也就没有机会体会同龄人友谊的可贵。我们的学校,在成绩之外,是不是更需要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那么或许很多悲剧将不再发生。曾经在《读者》上有一篇很好的文章,《我的女儿是23名》,全班46名同学,他的孩子不是成绩最优秀的,但是他的女儿乐观,开朗,乐于助人,即使是做配角,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努力去做好。他的女儿是全班人最喜欢的一个孩子,因为她的乐观,开朗,不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