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 .doc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设计: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 填料吸收塔工艺设计 可行性报告 制药081 第二组 2010年6月8日 一、 课题:填料吸收塔工艺设计; (常压下,在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炉气中的二氧化硫) 二、 装置流程选择: 吸收装置主要有逆流操作、并流操作、吸收剂部分再循环操作、多塔串联操作、串联-并联混合操作。 1、逆流与并流的比较 : 图1-1中,DE为逆流吸收操作线,HF为并流吸收操作线。由图示可知,在X1、X2、Y1、Y2恒定,平衡关系Y*=f(X)一定的条件下,逆流吸收时,各截面上的传质推动力比较均匀;并流吸收时塔顶端截面推动力很大,塔底端截面推动力很小。和传热类似,△逆gt;△并。 完成同样的吸收任务,由于逆流吸收推动力大于并流,则逆流所需吸收面积小于并流。 综上所述,实际吸收操作到采用逆流吸收。并流吸收只用于某些吸收剂用量大、热效应高的易容气体,或者有选择性反应的快速吸收过程。 常压下、在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炉气中的SO2操作中,由吸收剂的用量 及热效应都不高,吸收过程较慢,以及二氧化硫溶 解 度:1:40 (溶于水)可知,用水吸收SO2属中等溶解度的吸收过程,为提高传质速率,顾选用逆流吸收流程。 可行性:从技术上分析,逆流操作传质平均动力大,传质速率快,分离效率高,吸收剂利用率高。从经济上分析,逆流操作设备少,费用低,较并流操作、部分再循环操作、多塔串联操作等投资少。并流操作系统不受液流限制,可提高生产浓度,以提高生产能力;易容气体的吸收或处理不是很完全;吸收剂用量特别大。 三、填料塔概述: 填料塔是以塔内的填料作为气液两相间接触构件的传质设备。填料塔的塔身是一直立式圆筒,底部装有填料支承板,填料以乱堆或整砌的方式放置在支承板上。填料的上方安装填料压板,以防被上升气流吹动。液体从塔顶经液体分布器喷淋到填料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气体从塔底送入,经气体分布装置(小直径塔一般不设气体分布装置)分布后,与液体呈逆流连续通过填料层的空隙,在填料表面上,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填料塔属于连续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两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在正常操作状态下,气相为连续相,液相为分散相。 当液体沿填料层向下流动时,有逐渐向塔壁集中的趋势,使得塔壁附近的液流量逐渐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壁流。壁流效应造成气液两相在填料层中分布不均,从而使传质效率下降。因此,当填料层较高时,需要进行分段,中间设置再分布装置。液体再分布装置包括液体收集器和液体再分布器两部分,上层填料流下的液体经液体收集器收集后,送到液体再分布器,经重新分布后喷淋到下层填料上。 填料塔具有生产能力大,分离效率高,压降小,持液量小,操作弹性大等优点。 四、吸收剂的选择: 1、二氧化硫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无色、有毒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 二氧化硫的分子式: SO2 分子量: 64.06 密度:2.551g/L(标准状况下) 溶解度:9.4g/mL(25度) 色态:常温下为无色 熔点:-72.4(200.75K) 沸点:-10度(263K) 相对密度(水=1): 1.43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 2.26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 溶解度:1:40 (溶于水) SO2在水中的扩散系数为: DL = 1.62*10-5 cm/s = 5.83*10-6 m2/h 2、吸收剂: 250C时水的有关物性数据: 密度:996.95Kg/m3 粘度:0.0009Pa〃s = 3.24Kg/(m〃h) 表面张力:71.9dyn/cm = 931824kg/h2 用水吸收SO2属于中等溶解度的吸收过程,为提高传质效率,选用逆流操作吸收流程。因用水作为吸收剂,且SO2 不作为产品,故采用纯溶剂。 3、可行性: 用水作吸收剂价廉易得、无腐蚀、无毒、无味、不易燃易爆、对人没有伤害、吸收效果良好、选择性好、挥发度低、粘度小,从经济、吸收效率以及安全性分析水是最佳吸收剂。 五、填料的选择: 塔填料的作用是为气、液两相提供充分的接触面,并为提高其湍动程度(主要是气相)创造条件,以利于传质(包括传热)。它们应能使气、液接触面大、传质系数高,同时通量大而阻力小,所以要求填料层空隙率高、比表面积大、表面湿润性能好,并在结构上还要有利于

文档评论(0)

3458647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