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古诗词题库.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居秋暝 全诗勾勒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幅画面涉及哪些意象? 秋季的山村晚景图。意象:山、雨、秋、明月、松林、清泉、石头、竹林、浣女、莲、渔舟。 画面: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皎洁的月光从松林间落下点点银光,潺潺的泉水从石头上流过。 竹林里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原来是洗衣服的姑娘们回来了。转头望向水面。只见水面上的莲叶晃动,推挤着,原来是渔船从那里经过。颈联按通常的说法应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这里诗人为什么先说“竹喧”“莲动”而后说“归浣女”“下渔舟”? A.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又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情画意。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B.变动词序,使诗句的节奏有所变化,造成一种错落美。 表现手法:以动衬静,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的热闹正式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 全诗表达了自己对山中秋色的喜爱和安于隐居生活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想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从军行 画面:青海湖的上空,长云弥漫;浓厚的云层,使绵延千里的祁连山也显得隐隐约约。越过雪山,是处理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自己具体分析) 感情:1.抒发身经百战将士誓守边城,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2.抒发久戍之苦和思乡之情。 登高 石头城 1、“石头城”本是六朝古都,现在在诗人眼里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2、面对眼前的景象,诗人并没有说出其造成的原因,而是去描写从淮水东边升起的月亮,这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有什么好处? 1、石头城已失去昔日的繁华,代之一种荒凉的景象。 2. 诗人将月亮看做是历史的见证人。诗人称它为“旧时月”,正是盛唐诗人李白说的“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思。因它照过六朝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在秦淮河游乐的情形,照见过当年的豪华生活,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想象丰富,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勾连起来,使历史与现实、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感情,在时空上浑然一体。诗人无尽慨叹含于其中。 潮打空城寂寞回 此句使用拟人手法,表面写潮,实为写人,写人的心境,写人的感慨。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察到石头城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要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可是想当初,这里曾经过六代豪奢,曾经是那么的繁华富贵。而如今山川依旧,金陵城昔日的繁华却难觅踪影。城空空,心空空,潮寂寞,人寂寞。一切都是那么的悲怆,那么的凄清。面对着这荒芜冷落的景象,不禁引入深思:为何当年的繁华留不下一点痕迹?可以说,诗人在貌似平实的写景中,却饱含着多少难言的情怀,多少深刻的历史教训。 锦瑟(表现手法:用典) 从四个典故体会作者的深意。 整首诗感情基调:惆怅感伤 主旨:公认的看法:本诗为李商隐晚年追叙生平、自伤身世之辞。包括年华流逝的伤痛之情,自身遭际的悲哀之意,对美好往事的追怀,理想境界的向往和渴望,自己卓越才德不为世用的悲哀…… 雨霖铃 虚实结合 词的上片先写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骤雨初歇”是实景,“留恋处,兰舟催发”是实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实情,已经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却又不得不别的心情。紧接着以“念去去”二句由实入虚,过渡到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出了一幅凄清孤寂的秋景,将难以排遣的离愁融入虚写的杨柳、风、残月构成的画面之中,表达出词人浓浓的离情别绪和对前程的担忧。 声声慢 2.概括本词在表情达意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一句主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抒发 情感,以滔滔不绝的江水比喻自己无穷无尽的忧愁,写出愁的多、绵长的特点。比喻生动贴切,将抽象无形的愁绪形象化、具体化,抒发了诗人满腔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 声”,此句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此句对今日的扬州作进一步的描述:当 年杜牧描写过的二十四桥还在,但只见桥下 流水冷清,微波之中摇荡着孤零零的月影寂 然无声,营造了一种静寂凄冷的意境(2分)。 这样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的是一种物 是人非、感时伤世之情(2分)。 * 《登高》选取了哪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营造了什么意境?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清沙白的河洲、低飞盘旋的水鸟、无边的落木、不尽的长江 ★特点:凄凉萧瑟、雄浑高远感情基调:沉郁悲怆 整首诗通过登高所见景色,抒发羁旅之愁、孤独之感、国难家愁、壮志未酬之

文档评论(0)

x5511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