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与私人藏书的互助合作之路
摘要:我国当前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私人藏书更是空前活跃和普及,图书馆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各类资源,加强和私人藏书者之间的互动合作,借助当前发达的网络技术,搭建多渠道、多层次的信息平台,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和私人藏书业的共同发展,进一步提升社会公共文化的进步和繁荣。
关键词:互联网+;公共图书馆;私人藏书;互助合作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6)05-0034-03
The Cooperative Way of Libraries and Private Book Collection in Internet Plus Era
MA Li-ping
(Shanxi Province Library, Taiyuan Shanxi 030021, China)
Abstract: With current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prosperity of China, private book collection is unprecedentedly active and popular. Libraries should take their own advantages to make use of all types of resources to enhance the cooperation with private book collectors and build up multi-channel, multi-level information platforms by means of the advanced network technology so as to promot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 and private book collection, and further enhance the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of social culture.
Key words: Internet Plus; public libraries; private book collection; mutual cooperation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私人藏书的进程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一路走来,兴衰跌宕。时至今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繁荣,私人购书、藏书更是空前繁荣,规模盛大。几乎每家每户都或多或少地拥有一定量的藏书,但囿于资金、场地等限制,每个人甚至拥有最大馆藏的图书馆都不可能穷尽全天下所有的图书,这就需要图书馆与广大的私人藏书者互助合作,紧密联系,互通有无,协调发展。“互联网+”时代,发达的网络通信为这一趋势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无论是图书馆,还是私人藏书者,甚至每一位读者都可以通过便捷的网络和完善的平台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帮助。
1 “公”“私”互助,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的主阵地,被称作是文明的“窗口”,然而要带动整个社会文明向前发展,仅仅依靠“窗口”的力度是不够的,蕴藏在民间的每位购书人、每位藏书者、每位读书人,都是图书馆可以紧密联系的推动社会文明向前发展的同盟军。
随着私人藏书的普及与发展,个人对藏书质量与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个体藏书容易受到经费、环境、情报信息、文献承继等客观条件的局限,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图书馆得到很好的解决。私人藏书者可以利用图书馆平台,实现与其他藏家甚至出版机构的互动交流,使自己的藏书从质量和数量上得到优化和提升。
好多藏书家都有这样的经历,经过日积月累,个人的藏书会越来越多,当某一天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藏书已经超过个人的需要时,他希望全部或部分捐赠给图书馆,从而得到广泛利用和妥善保存。图书馆应该做好私人捐赠的接收工作,设置专门场所,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借阅流程,既不辜负捐赠者的一腔热情,又能使这些图书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2011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图书馆开展了一项名叫“私人藏书阁”的公益活动,邀请文化名家、企业名人及读书爱好者,以个人名义在公共图书馆设立私人专柜,提供私人书籍让图书馆管理,供读者阅览,从而实现私人藏书和公共图书馆的合作共享,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1]。
除了在图书馆内开设“私人藏书阁”,私人藏书者还可以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并与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互联互通,从而实现个人藏书的数字化、信息化、系统化,实现各类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大量出现将是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有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