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明灯》与鲁迅启蒙的困惑
鲁迅的《长明灯》塑造了“疯子”以象征启蒙者之“原罪”,塑造“吉光屯”以象征启蒙场域的麻木性,塑造“长明灯”以象征庸俗之难反。这三个艺术符号是鲁迅表达启蒙困顿的表征。
无论是劝告屯民熄灯过程中的苦口婆心,还是劝解不成而想放火烧庙等行为,都集中表征“疯子”无疑是启蒙精英的代表。笔者认为,“疯子”之疯至少有两层含义。一则“疯”在生理上。在屯民看来,“疯子”有着与正常人迥异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屯民社会常态现实下的紊乱式变态性。此外,“疯”具有社会学意义,具有反讽的意味。“疯”是社会大多数对个别少数不合群行为的定义,而当整个社会都“疯”的时候,“非疯子”就理所当然成为“疯子”了。正如福柯所言,“疯人的灵魂并不疯”,有时候“疯狂的终极语言,便是理性的语言”。这两者在“疯子”形象上互为补充,同构其存在的意义。二则就社会学意义而言,“疯子”是理性之“疯”、启蒙之“疯”。然而,其病理学上的“疯”终结了“疯子”的正常人生活,屯民将其定位为病人,是“疯子”身为启蒙者而启蒙失败的根源。
首先是“疯子”对“启蒙”的宣传手段值得商榷。“熄灯”作为启蒙手段本身无可厚非,然而,问题出在“疯子”说服屯民熄灯的理由上。“疯子”向乡民传播熄灯之利益时,宣称“熄了便再不会有蝗虫和病痛”,“都应该吹熄……吹熄。吹熄,我们就不会有蝗虫,不会有猪嘴瘟……”,这难道不是和乡民迷信一样的另一种偏执的迷信吗?由此可见,以迷信反对迷信,终究还是迷信,“疯子”算不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战士”。
其次是“疯子”为何两次发疯也值得反思。第一次体现了所谓的启蒙者的幼稚。“疯子”“闯进去,要去吹”,可见其对熄灯的坚定,然而却容易轻信屯民,随便一张厚棉被就将其糊弄过去,被骗后的“疯子”恢复常态的生活。第二次更是毫无策略可言。“疯子”先是延续原先的熄灯方法,未果转而大嚷着放火烧庙,终于导致被关社庙的结局。“放火”确实可见“疯子”之勇,却“勇”而无谋。
最后是“疯子”的出身。纵观《长明灯》全篇,找不到“疯子”任何启蒙文化背景:既没有表明其为“学西者”,也非“国学者”。在只言片语中,只知道其祖父做过官,父亲是个不信神的人,从其“蓝布破大衫”(参照《孔乙己》的长衫叙事)来看,似乎是个读书人。显然,作者有意模糊“疯子”的文化背景,塑造一个缺乏文化身份的人物。统计全文出场人物,除“孩子”意象群,只有“疯子”一人以其自身特点(“疯”)称呼其人而无姓名字号。无姓则无宗族,无名则无个体存在个性标志。直到最后,亲眷“四爷”抢夺其房屋,使计将其关进社庙。“疯子”和“阿Q”相似,无论是均“住在”社庙(土谷祠),还是无名无姓、无宗无祖、无业无产,都和阿Q如出一辙。此时,“疯子”还有任何启蒙的能力和资本吗?难怪“疯子”“总含着悲愤疑惧的神情”:悲愤者,是“启蒙者”被吃;疑惧者,是启蒙无效。
庸俗难反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吉光屯”作为牢不可破的自给自足的封闭空间,拥有扼杀一切内部不稳定因素的文化场域。可以说,“疯子”和“吉光屯”之间,是文化个体与文化共同体之间的对抗,是试图打破朽烂不堪的庸俗控制下的稳定与维护稳定之间的战争。然而,“吉光屯”的“铁屋子”强大到几乎没有被打破的可能。
《长明灯》中塑造出三个典型公共空间:“茶馆”“社庙”“客厅”。此三者对吉光屯秩序的维护在物质层面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明灯》的开场,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阔亭等人在“茶馆”中议论“疯子”,可见“茶馆”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其象征信息交流场域。吉光屯作为封闭的文化空间,屯民的生活基本上处于静止的状态。“这屯上的居民是不大出行的”,屯民的深居生活方式必然需要信息的交换空间,由此茶馆作为一个信息开放的空间就有了存在的意义。正是阔亭、方头、灰五婶等人在茶馆攀谈的过程,使各人的信息得到有效交流,并为扼杀启蒙者谋策划略。
社庙作为长明灯的长明之所,是吉光屯秩序的象征。社庙是祭祀鬼神、瞻仰长明灯的场所,祭祀鬼神其实是维持人间秩序,这是统治的手段与策略。《长明灯》是“疯子”与屯民围绕熄灯与护灯、烧庙与护庙展开的叙事。“疯子”的全部努力就是破坏文化共同体的旧秩序。
“疯子”之所以失败,主要来源于四爷“客厅”的阻挠,“客厅”也就成了维护秩序的权力场域。作者叙事“客厅”时,有意使用“中枢”“首座”“不易瞻仰”等有强烈权力等级意味的词汇,将“客厅”塑造成吉光屯的权力中心。
“茶馆”“社庙”“客厅”三者组成了一整套维护文化共同体内部稳定的完整体系,这套体系牢牢稳固住文化共同体内部的每一个环节。
文化共同体稳定性的维护,有赖于庸众的“努力”。在《长明灯》中,这种维护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屯民对原有秩序的偏执固守。文化共同体中有一套自成体系的运作方式,这体现在吉光屯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