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媒体时代做有“颜值”的新闻
有人说:传统媒体死于成本,新媒体死于竞争。新媒体时代,怎样才能在不死之余欢欢儿地活着?传统媒体、新媒体、不老不新媒体、自媒体们,无一不在高歌用户和阅读数据。“数据”成了媒体运营成功的标志,我们又该用什么来打闹“数据”?内容为王还是形式当道?博眼球的点击量还是走心的正能量?这个全国媒体界的大讨论持续了近3年依然没有标准答案。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洗牌时代,传媒界的日子不好过。或许,在看脸的时代,做有颜值的新闻,恐怕不只是新媒体“一个人的战斗”。那么问题来了:怎样做有颜值的新闻、策划和活动?
一、传统媒体需要继续保持优雅
先说传统媒体的颜值担当。只一年左右时间,楼市的持续不景气、钢材市场煤炭市场的萧条走低、汽车广告的移情别恋,让纸媒的辉煌收入如昨日黄花。广告收入的锐减,让不少纸媒想到了精简。行业的整体不景气,也让一些从业人员自动流向其他行业,记者和编辑等核心采编力量的削弱,又让本就慢速的纸媒新闻更慢更少。尤其以都市报为例,社会新闻、民生新闻是主打牌,但是跑社区的力量削弱了,主打优势缺失严重,在自媒体当道的今天,鸡毛蒜皮、街谈巷议被腾讯的朋友圈一把掳走,这相当于把市场拱手让人,着实可惜。
更新速度慢的致命因素,让纸媒早已意识到了拥抱传播新手段的必然性,于是纷纷上马微信公众号,在对内容进行精选细编的同时,吸引眼球的标题党手段也不能放弃,于是不少传统媒体的微信订阅号一夜绽放。然而效果呢?根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基本单篇文章能做到3000次左右的阅读量,算是比较中肯的表现,个别文章只有几百次阅读量。能达到上万次阅读量的,都是国内的超热点新闻。
为什么一个有着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媒体公众号,阅读量差强人意?笔者浅析:内容不行!在这方面,国内做得比较接地气又大胆的媒体不少,以比较成功的《潇湘晨报》的微信公众号为例,每天刊发的内容有不少都是转载,炒的无非是朋友圈里转发多次的各种冷饭拌饭杂米饭,标题看多了让人直呼闹心,比如“这样做少活10年,背后的真相让人……”“她这样养孩子,结果居然是……”噱头够足,强迫症患者不点击难受,点击阅读之后,发现简直连炒饭也不如,强似一锅开水煮白菜。这样的内容如何留住用户?重点是原创和整合。在这方面,《潇湘晨报》微信公众号的头条,全部为整合原创,将最新最热的本地新闻加工成网言网语,配上各种漫画,不但告诉了你新闻讲得啥,还讲得耐看好看笑着看,这样的新闻基本都在万次阅读量以上,你不想看吗?
在这方面,《潇湘晨报》的微信公众号非常注重品牌形象策划,设定了隐形主持人“节操君”作为主讲,名字起得既有调侃的小幽默小自嘲,也在话里话外透露了“节操第一”的主流媒体定位。作为70后80后90后的阅读群体来说,都可以轻松接受,所谓“寓教于乐”,大抵如此。
原创整合功不可没,但这只是成功的一半,素材的挖掘是坚实的基础。纸媒在发挥原创整合力量的同时,绝不能忽略对新闻原材料亮点的捕捉,这需要功力和慧眼。一条好新闻在有些编辑的眼里,只是告诉你这件事是这件事,然而在独具慧眼的编辑眼里,这件事背后的原因才是整个事件的核心。角度决定高度,小视角反映大问题。
新闻不能策划,但新闻的表现形式可以包装、整合、重组。笔者在专刊部工作多年,对于策划整合有不少实战经验。纸媒的专副刊是一份报纸的气质和灵魂。很多人认为专副刊简单,其实做好了一样不容易。它不能像新闻版面一样“硬”,但又不能完全脱离新闻性,变得和时事脱节。它是接地气的、最容易带来互动效应的区块,但是又不能为了吸引读者关注而降低投稿要求,变成“练笔小天地”。怎么办?笔者想到可以将报纸杂志化、专题化。最初的尝试是整合近期热点,比如传统节假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节庆前后,读者投稿较多,但是考虑到稿件结构,整版刊发太多近似稿件又显得布局不合理,于是笔者设定了主题,将相关投稿做成整版内容,选择像素较高、颜色清新、风格淡雅的图片做铺底图,形成杂志风格。比如清明节投稿,有人追思怀远、有人踏青赏春,笔者选择8篇风格不同、视觉不同的稿件组版,再辅以“牧童吹笛”画面的水墨画做底色,用总标题“又遇清明节恰逢一树春”作为统领,整个版面排布下来,风格清新淡雅,有追思的意境,也有清新的朝气,受到了读者广泛好评。好看,成为了版面推广的第一要素,在第一秒就能抓住读者,才会吸引读者翻开细细品读。不满足于单纯等稿,没有热点的时候,笔者努力制造热点。比如设定主题约稿,往往收到更好的效果,体现了编辑意识,将专副刊做成紧靠热点的“准热点”。多年的经验累积,笔者深刻地认识到:一张报纸,不存在“冷点”,只要仔细琢磨,任何版面都可能紧跟时事,做有关注度的新闻。
抛开新闻本身来说,在颜值方面,纸质因为其介质的特殊性,不像电子阅读一般备受诟病,因此依然具有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