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了解常用虚词辨识方法,提升文言虚词鉴别能力。 高考回顾(2005——2014年) 以——72次 之——48次 而——45次 其——35次 于——32次 为——28次 乃——21次 因——16 所——15 掌握分析虚词常用方法 一、分析词性 二、把握位置 三、分清关系 四、带入筛选 五、结构对比 一、分析词性 不同词性的词语用法不同,在句中的作用不同。我们可以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作用倒推它的用法和意义。 18个虚词的用法 而:连词、代词。 何:代词、副词。 乎:助词、介词。 乃:副词、代词。 其:代词、副词、连词、助词。 且:连词、副词。 若:动词、代词、连词。 所:助词、名词。 为:介词、助词、动词。 常见用法语法特点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关系。如而、且、若、与、其、以、因、则。 介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边,合起来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修饰谓语,以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如与、乎、于、为、以、因。 助词一般附加在词、短语、句子后起辅助作用。文言文中助词有结构助词,如之、者、所、乎;还有语气助词,如也、乎。 副词一般在动词或形容词前用来修饰、限制,作状语,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如何、乃、其、且。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包括这、那、其中三种情况。代词可做主语、定语和宾语。如之、其、而、何、焉。 举例分析 “以”有介词和连词两种用法。请判断句中“以”的用法。仔细观察虚词前后的词语,你发现规律了吗? 高考真题 1、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其中B项为: 既览必发以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 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2、选出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其中D项为: 知不以利为利矣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我欲因之梦吴越。 4、因拔刀斫前奏案。 5、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分析:1、2、3为介词,4、5为连词,皆据其后词的词性判定。 另“之”“者”“且”也可使用此法判定。 “之”前如为动词,多做代词;“之”前如为名词,多做助词。 高考真题 选出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其中B项为: 死伤者少百余人,好之不厌 甚矣,汝之不惠 总结:“之”常作代词和助词,跟在介词和动词后作宾语,跟在名词后作助词。 拓展 “且”前后的词如词性一致,则为连词;词性不一致,为副词。 判断词性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存者且偷生 今且九十 且战且退 河水清且涟漪 范君知其必且西奔 二、把握句中位置 即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关系辨别用法。 “乎”在古汉语中,作介词和语气助词,“也”仅作语气助词。 判断句中“乎”的用法 1、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2、嗟乎!燕雀安知鸣鸣之志哉! 3、等死,死国可乎? 4、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6、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7、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2、3、4为句末语气词。1、6为词尾(“乎”前为形容词),5、7为介词(“乎”前为动词)。 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何可胜道也哉! 3、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4、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5、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6、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7、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8用于句中,表停顿。“1——7句”都是句末语气词,表不同的语气。 2、6、7表感叹;5表疑问; 1、4表判断(后为句号,特点是谓语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3表陈述(后为句号,特点是谓语为动词) 三、分清关系 “与”在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下“意义”相同,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1、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 2、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3、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齐与楚从亲。 5、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嬉。 6、买五人之 而函之,卒与尸合。 1、2、3、6为介词,4、5为连词。 经验总结:一、“与”前有状语(主要为副词),直接确定其为介词;二、连词连接的成分前后顺序可以调换,而介词不能。 高考真题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其中C项为: 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 介词(前有副词)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介词(省略主语) 1、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强秦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MIS语言简易教程资料.pdf VIP
-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大单元教学】10.3教学设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 八下第十章《浮力》大单元整体设计(人教版).doc VIP
- 围挡物资供货服务计划方案.docx VIP
- 重症患者心脏康复护理技术.pptx VIP
- 05X101-2 地下通信线缆敷设建筑工程 图集 .docx VIP
- 水利水电站压力管道.doc VIP
-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主题单元设计.doc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七章 力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VIP
- 12D101-5 110KV及以下电缆敷设.docx VIP
- 初中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