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疗物联网在医疗垃圾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近年来不断出现新的大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废物处理问题备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医疗废物管理不仅是医院管理的难题,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医疗物联网的发展,基于RFID的物联网医疗垃圾处理管理系统采用射频识别技术、网络技术,对医疗垃圾产生、回收、运输、处理等全过程进行监控追踪。我院通过实施医疗物联网在医疗垃圾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垃圾的电子标签化管理、电子监控和在线监测等,对医疗垃圾处理进行全程监管。
关键词:医疗垃圾处理管理;医疗物联网
1应用背景
医疗垃圾是需要特殊处理的危险废弃物,起处理流程涉及医疗、物流、环保等多个部门,其处理、监管始终是困扰管理职能部门的难题。而随着医疗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以RFID标签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管理部门对医疗垃圾的实时定位、全程监控、追踪溯源的要求成为了可能。例如采用条码实现垃圾包的标识,通过把垃圾包条码和垃圾箱上的RFID标签进行关联绑定,我们在监控中心只要定位到垃圾箱,就可以实时定位到每个垃圾包及垃圾包中的医疗垃圾,实现对医疗垃圾的全过程管理。
2系统特点
由于电子标签能适应现场各种应用环境,因此要求系统能将医疗废物收运联单电子化,对医疗废物的收取、运输、处理等环节数据进行采集、实时分析、实施危险时间报警机制。系统主要具备以下特点:①方便性。全电子化的数据集中管理,大量的数据的查找工作由服务器来完成,节省大量的人力,提高了效率,使得对事件的反应得以提速。②数据安全性。RFID电子标签适用于不同使用场合,识别响应时间快,平均故障发生率低,确保识别环节的安全性,及时性及稳定性。③提高管理水平。集中管理、分布式控制,规范废物收运环节的监督管理,监督各个必要的环节,使得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可以到达管理高层,让事件得到及时的处理。
3主要模块
3.1医疗废物电子联单模块 全程监控医疗废物的录入、打包、装箱、运送,确保医疗废物被妥善运输到指定地点。包括申请联单,打包管理、装箱管理、发放联单,运输联单和接受联单。能提供自动服务方便各级用户,自动提醒监控中心逾期未到达医疗废物,自动定位和显示位置和路径,通过RFID标签管理系统自动感知。同时,在线确认医疗垃圾的运送轨迹,各级用户可以在线管理联单相关业务。
3.2运送RFID管理模块 对运送的生命周期、任务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全程管理收运的任务、路径及运送人员情况,确保收运及时有效安全的完成收运任务。包括箱体、推车使用安排,派车单管理,推车出入管理。提供推车自动识别,自动提醒晚点的收运推车。
3.3 RFID医疗废物接收核对模块 RFID医疗废物接收核对系统利用RFID技术对医疗废物初始重量进行记录,同时将记录上传致服务器内容包括废物所属科室、收取时间、重量等信息。周转箱经过运输到达收集堆放点,在流水线称重台时,标签读取设备读取标签信息,和称重台重量信息进行比对,将比对结果上传到焚烧中心监控室,比对失败信息进行报警。 接收核对系统根据获得的信息,对数据进行筛选,将信息分为合格信息、黑名单信息、简单记录信息进行上传到RFID监控系统服务器中。
4讨论
随着近年来不断出现新的大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废物处理问题备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医疗废物管理不仅是医院管理的难题,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规范化地管理医疗废物,卫生部颁布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使对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以GPS技术结合RFID技术实现可视化医疗废物运输管理和实时定位为基础的高速、高效的信息网络平台和EDI(电子数据交换)等为骨干技术的医疗废物RFID监控系统,可以为环保部门实现医疗废物处理过程的全程监管提供了基础的信息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http:///view/3279202.htm?fr=aladdin.
[2]http:///link?url=yOUl9bs-0fcUVkSCPHBlYpJZrUGkkDlUnnGjx0yIwnZM54cMGpeV68Imq1DeNMdEn7PSENwsWTRAAl0Vq2z7C_.
[3]刘强,崔莉,陈海明,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2010.
[4]崔莉,鞠海玲,苗勇,等.传感器网络研究发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5.
[5]Buckley J.From RFID to the Internet of Things-Pervasive networked systems[R].Brussels:European Commission,DG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Medi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