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邮:千年古村以“傩”闻名.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邮:千年古村以“傩”闻名   位于江西省南丰县中部的三溪乡石邮村,是一个风光旖旎,并以傩(nuo)闻名的千年古村。著名纪实摄影家晋永权曾和他的两名记者同事,从1995年开始在石邮村连续度过五个春节后,写出了介绍石邮村的专著《最后的汉族》,他认为“我们很难找到这样地道的汉族村落了。它是人们研究汉族文化和组织形式的一块微雕艺术品。”   独特的头人制度   石邮村是一个典型的汉族村落,据说,村子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村子中的主体建筑建于清末民初,虽然已经有些破败,但仍然显得尊贵。石邮村现有人口1100多。吴姓是村里的大户,世代传承的头人有24位,1980年代中期经协商,又增加了12名。   石邮傩舞始于汉代,是我国已知现存最早的傩文化表现形态,是傩文化的浓缩和典型。吴氏《族谱?乡傩记》还记载并描述了石邮傩的历史盛况:“元宵后一日,灯烛辉煌,金鼓齐喧,诗歌互唱,手执铁链,铮铮然有声。房室堂厅,遍处驱逐,以除不祥,神威达旦。是夜寂然,鸡犬无声,乡人又名曰‘搜傩’。”从傩事活动中可以管窥出这个千年古村所承袭的井然秩序和淳厚民风。   石邮傩之所以千百年来仍保持如此浓郁的原汁原味,除了傩的神圣令人敬畏,还靠了头人制度的维护。   头人制度自乾隆时期遗传下来。这个威严的称号,代表了类似封建家长制一样严格的宗法制度。解放前,头人一直享有很高的地位,村落像个大家庭,头人是家长。凡村里不守祠规,藐视族长的不孝子孙,或者是伤风败俗者,都要受到头人的管制,轻则罚打,重则赶出村子。头人制度虽没有形成文字,但通过口传和实际操作,和傩舞一样长久未变,并逐渐臻于完善。   头人是傩班的领头,但不拿一分钱报酬。头人专管傩事,主要是维护传统的秩序不能有丝毫改变,保证傩的原始状态得以传承,并决定傩班的人选和经费开支。傩班八个弟子,进班时由头人严格挑选,跳傩中有头人监督,圆傩后,头人要进行评价,好的表扬,差的批评,表现太差的甚至要开除。   开除的方式是将名字和原因写在纸上,贴到傩神庙门上,通知他以后不再来傩班了。这种惩罚方式很奏效,既维护了傩神的尊严,也保证了傩班弟子不论有天大的事也要放下来参加跳傩,从早到晚,不得离开,否则就要受到头人的惩罚。严格的制度约束着弟子,所以,有的人在外面做生意,到时也会毅然抛弃赚钱的机会回家跳傩。   头人还严格地执行傩班的晋升规则。傩班八个弟子,分有等级,从大伯、二伯排到八伯,有着不同的权利和义务。进傩班得从老八做起,先挑担子,从干重活一步步升到老七、老六……晋级的条件是,排行在前的人去世,或被头人逐出傩班造成了空缺,后面的人才能逐个前移升级。   头人就是这样严格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唯恐触怒傩神,所以要竭尽全力维护传统。   古朴的傩式建筑   石邮村坐落在丘陵坡地上,四面群山环抱,聚居着200多户人家,建有100多幢房屋,整个村子的布局和建筑皆与傩或傩事活动有关。   清朝末年重建的《吴氏族谱》上,有幅绘制的石邮村全图,村子犹如一个椭圆形的蛋,脱了一半壳,露出的是村舍,还藏在壳内的是树林。傩神庙立在村子一头,依着清澈的柏丈河,恰似美丽的凤凰,脱颖而出,正昂起头朝着河对岸的荷石寨,跃跃欲飞。   在石邮村的“东为祠堂”旁有一棵树龄1300年的古樟树。虽逾千年,依然枝繁叶茂,巍峨挺拔,庇护着千年古村的子孙后代。据石邮村吴氏《族谱》记载:“古樟树者,昔系庙堂,宋供观音,清祀城隍。”为感其福泽绵延,石邮村村民年年在这里祈福傩神、傩树,保佑村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万代长盛”。   从空中鸟瞰,整个村子似傩舞的一张脸谱,布局和风格是典型的傩式建筑。村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傩神庙。最初建在村外嵊头山,清乾隆46年搬迁到村边的孝子里,坐北朝南,占地100余平方米,门楣石匾上“傩神庙”三个大字,雄浑遒劲,门柱上篆有“近戏乎非真戏也,国傩矣乃大傩焉”的楹联,两侧演墙转折处,配有“爵禄封侯”、“平安吉庆”的石幡条屏。门前一块大空地,系跳傩场所,同时也用于搭台演戏。   散布各方的还有七座门楼、两个祠堂和万寿宫、师善堂。其中以东祠堂和村中“世沐恩光”门楼为佳。东祠堂坐落村东头,高大宏伟,气势堂皇,采用全木结构,房梁门窗都有雕刻,龙凤花鸟栩栩如生,虽然房屋宏大,但雕镂得近乎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村里有两个牌坊,孝行坊和烈女坊。孝行坊系全木结构,斗拱巧妙,雕刻精细,风格独特,实属罕见,是为了表彰一个叫吴驹的大孝子,危急关头替父殉难的美德。这些内容也融进了傩,跳傩时,进庙门和进家门,都要口念诵词,共15首,以赞美孝顺、忠义、贞洁等传统美德为内容。其中一首《孝行坊》,就有“非因丹青汗烛香,代父殒身性自当”歌颂孝子的诗句。   石邮村民世代耕耘,为官经商者较少,故豪宅大院不多,以小巧民居为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