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廖承志参与创办香港《华商报》
廖承志是中共统战工作的元老。其一生与香港有着不可割舍的情缘。早在抗战刚开始不久的1938年初,中共南方局便对刚满30岁的廖承志委以重任:令其出任八路军驻港办事处负责人。在担任“八办”主任期间,廖承志致力于团结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支援祖国的抗战事业,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冒着生命危险组织营救驻港民主人士与文化人士的事迹为人们昕钦佩。在此期间,他还与香港抗战报人共同奋斗,开辟各种文化宣传阵地。其中,他参与创办《华商报》是抗战时期香港文化统战工作的杰出成就之一。
《华商报》是中共在抗战的历史关键时期于香港创办的第一张中文报纸,是我党在香港的主要文化阵地。抗战时期,《华商报》在揭露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向世界宣传中国人民浴血抗战的“号角”。
为来港民主进步人士排忧解难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等相继失陷,国内外形势日益严竣。英国和美国不顾中国抗战形势,玩弄“东方慕尼黑”阴谋,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继续采取纵容让步的“绥靖政策”,力图以牺牲中国来换取与日本的妥协,让日本在解决中国问题后把侵略矛头指向前苏联。在这样的国际局势影响下,国民党政府加紧了防共、限共、反共的活动,对日本侵略进攻则采取了消极的态度。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皖南事变”,妄图消灭共产党,并进一步迫害民主党派和民主进步人士。民主进步报刊重庆《新华日报》、桂林《救亡日报》的出版发行遭到国民党当局的诸多阻挠和破坏,先后被禁止出版、停刊。至1941年4月底,内地数十种宣传抗战的进步报刊被迫停刊,昆明、成都、桂林等地的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均被查封。在这种环境下。时任中共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决定将重庆、桂林等地可能遭到迫害的文化界、新闻界著名人士安全转移到香港。1941年2月和3月间,在中共地下党的努力下,文化界、新闻界进步人士百余人被有计划地转移至香港。夏衍、邹韬奋、范长江和梁漱溟等文化人士从内地赴港后,继续办报办刊,为抗战宣传积极努力。大批内地杰出报人、文化人的加盟使得香港报业人才济济,香港抗战报业达到了鼎盛。但是。由于众多报人聚居香港,住房、工作、安全等问题一度非常突出,再加上国民党中央委员吴铁城指使特务收买投机报人打入香港新闻界,使香港各界报人们的观点不尽一致,有时甚至互相攻击。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为团结更多的报人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廖承志作了大量工作。他带领“八办”工作人员,积极地利用在港的熟人、朋友和其他社会关系,竭力解决好报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安全问题。
廖承志的表姐夫邓文钊是香港英国华比银行的副经理,潘汉年的岳父董仲维是香港商会会长和“道亨银行”的董事长,他们在上层社会和港府中有许多熟人和朋友。而老地下党员连贯等人则在华侨及下层民众中有许多关系网。通过这些上、下层的关系,廖承志领导下的“八办”较好地解决了报人们的生活、工作等困难。如胡风来港后,廖承志曾亲自上门探访。廖承志详细地向胡风介绍了香港方面的情况。以及内地文化界人士抵达香港后的近况。他说:“蒋介石一手制造的‘皖南事变’,使中共蒙受了重大损失,许多进步的文化界人士亦无辜地遭受迫害。我们现在要充分地利用香港这块特殊的阵地,团结并争取更多的在港文化界人士,以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阵地。……胡先生的抵港无疑又强化了我们抗日宣传的力量,希望胡先生继续拿起您那如椽巨笔,为中国的抗战文化再写华章。”廖承志还抱歉地对胡风说:“其实,在胡先生来港之前,周副主席已经亲自打电话给我了,实在因事务缠身,未能亲自迎接,请先生见谅。来港后,有关你们全家的生活,我已经安排有关同志负责照料,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尽管提。胡先生,你看这样安排好不好?”胡风夫人赶忙接过话头说:“真是太感谢了!我们十分满意。昨天,我们已经收到你们给的150元港币,这不,先生这一身西装就是用你们送来的港币在旧衣店选购的。穿上它,还蛮精神的,真像个教授了!”廖承志的此次造访给胡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次见到这位稳重诚恳的领导人,感到他的作风是那么亲切平易,他的政治品质是让^信任、敬重的。”若干年后,胡风仍旧记忆犹新地说。胡风的事情只是廖承志为来港民主人士排忧解难的一个缩影,许多进步人士都曾经得到过廖承志的帮助。
运筹帷幄筹办《华商报》
为了宣传中共的抗日方针和揭露西方列强的“东方慕尼黑”阴谋,廖承志领导下的八路军驻港办事处决定在香港创办一份党领导下的有影响的报纸,以建立一个对外宣传的据点,让香港居民和散居世界各地的千百万华侨、外国友好人士能有机会了解中共抗日政策。1941年2月10日,廖承志给中共中央和周恩来打电报请示说:“现到港文化人相当多。我们决定在港办一报纸,……以救国会之姿态出现,但不太露锋芒,不过我党重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