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寰枢复合关节疾病推拿治疗课件课件.ppt

枕寰枢复合关节疾病推拿治疗课件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于寰枢关节的特殊性,一旦出现错位后,除会出现一般脊柱关节错位的病理改变外,还会导致如下特殊变化: .枕大神经受刺激 .脊髓受压 .椎动脉扭曲、受压 【临床表现】 1.病史 2. 局部痛 3.头颈僵直,活动不利 4.颈性头痛 5.颈性眩晕 6.斜颈畸形 7.脊髓受压 8.主要体征 (l)风池穴压痛 (2)颈1、2关节突和横突可触及凹凸不平,压痛, (3) 脊髓受压较轻者则表现为力米特( Lhermitte)征,。 (4)也有部分患者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 9.X线检查 张口正位片 齿突与两侧侧块间隙是否对称,齿突有无骨折线;寰枕关节间隙呈斜向上外,即所谓倒“八”字形;寰枢关节间隙呈斜向外下,即所谓正八字形 侧位片 寰椎前弓与齿状突之间的关节隙正常在3mm以下,前屈位时有“V”字形改变;必要时摄功能位片。 美国放射学会规定片上寰齿间距(ADI)正常值作为2.5~3.0mm。戴力扬认为动力性摄片不仅可发现椎体间相对位移的异常增大和脊拄的异常活动度,还可对脊柱不稳的程度作定量评佑,因而是诊断脊柱不稳的主要手段和依据。在 X成人大于3 mm,小儿大于4mm时说明有寰椎向前脱位或半脱位。如大于5mm可诊断为横韧带断裂。当寰椎二侧块向外分离移位,距离之和大于6.9mm时也可说明横韧带断裂。 【临床分类】 1.寰枢关节失稳 表现为急性颈痛,主诉头颈部有断裂下坠感,患者对支持头部失去信心,少数患者可出现脊髓压迫的下肢麻木无力。颈部肌肉僵硬,下颈椎代偿性前突畸形。触诊时可摸到因寰椎向前移位而导致第二颈椎棘突异常高隆。 X线张口正位片可无异常发现,但仔细分析可见寰椎下关节突与枢椎关节突的间隙因X线透射角度改变而消失,重叠。侧位 X线片表现为寰齿间隙呈明显的“V”字形,夹角大于17’,间距超过3mm,儿童超过4mm,寰椎后结节与其下诸椎体棘突后缘的弧线不连续,寰枕后韧带受累,寰椎后弓与枢椎棘突的夹角加大、张开。 2.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 除出现寰枢关节损伤的一般症状外,突出的表现是同时出现颈2神经根、脊髓和椎动脉受压症状和体征如枕顶部放射性疼痛、麻木;上肢麻木无力,下肢走路不稳;眩晕及颈部活动时的粹倒发作。 X线张口正位片示为寰齿关节间隙不对称,寰椎与颅骨的关系基本不变而寰椎侧块投影不一致,错位侧侧块与枢椎骑叠,枢椎棘突偏移于另一侧, 偏移方向与齿状突相反。侧位片除示寰齿间距增宽,患侧寰枢后关节间隙减小外,还可见前移的一侧侧块与寰椎前弓重叠,使后者失去椭圆形外观,或使寰齿间距显示不清,后弓左右两半不重合而相互分开两侧寰枢关节突关节间隙不对称,错位侧间隙减小或消失。 3.寰枢、寰枕关节双相半脱位 除了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的表现外,因脊髓三叉神经脊束核及延髓舌下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受刺激所引起的口唇、 面部麻木、舌体麻木,伸舌时舌尖偏向一侧,舌强语褰,吞咽无力等症。望诊尚可见患侧面颊部较对侧隆起,在矢状轴上倾斜;患侧耳垂高而对侧耳垂低。触诊可见枕外隆凸偏向患侧(与诸颈椎棘突相比较),对侧寰椎横突异常高隆,对侧寰椎关节突凸起,软组织肿胀感、压痛。X线正位片显示两侧颞骨乳突与外耳道不在同一水平先上。 4.寰枢关节旋转性固定症 这是临床上持续性斜颈的原因之一,也是一种常被忽视的不稳定型创伤。临床表现头斜向一侧,转向另一侧,颈轻度屈曲及旋转运动障碍。此病的特点是寰枢关节旋转是持久的,寰椎固定在枢椎上,颈部活动时,寰椎与枢椎后弓是作为一个单位在运动。 X线表现:张口位片示枢椎齿突偏移一侧,同侧寰椎侧块内移,枢椎棘突偏移对侧或居中;头左右旋10一15’张口位片示齿状突偏移固定于一侧,若偏移于左侧,则称寰枢关节左旋转性固定。颈椎侧位片示寰枢结构正常,后者十分重要,如寰齿间隙增宽,则可能合并有寰枢关节脱位,不属于本病。 头部固定姿势可归纳为以下两种: ( l) 单纯功能性交锁 患者往往无外伤史,可与损伤性寰枕关节交锁并存,亦可同时解锁。头颈固定在对称位置,有的患者枢椎呈旋转性固定无关节病象迹,这类患者已习惯于短缩韧带的牵拉和关节的张力,其周围软组织已有挛缩,检查时头颈较僵硬,旋转有很大阻力,手法整复有一定困难。另有一类患者除头惫潭ㄍ猓褂泄亟诓〔”浼O螅庠 X线照片上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来,枢椎后弓后结节偏离一侧,并与旋转限制的方向一致,可应用手法加以整复解锁。 (2) 固定性斜颈畸形 头颈固定在偏斜位,头向一侧偏斜10—20,同时转向对侧。这类患者头颅可有少许活动范围,并能自动地暂时将头转回到中立位,但不能达到过度纠正的程度。斜颈对侧的胸锁乳突肌,经常处于痉挛状态。日久,面部和颈部的组织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面部两侧不对称,患侧面部平坦。若病情继续发展,寰椎进行性前移,出现下颈椎代偿性的“鹅颈”畸形,甚至发生神

文档评论(0)

daoxbivi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