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与消毒措施-上海市预防医学会.ppt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与消毒措施-上海市预防医学会.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室生物安全 要求做的几个要素 组成生物安全组织体系 生物安全危害评估,明确危害防护等级 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设施设备 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包含安全行为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健康监护、应急处置预案 实验室感染取决于 病原微生物自身性质:毒力、感染量、侵入途径 感染对象状况:免疫状况(性别、种族、年龄、怀孕、免疫耐受、免疫抑制、疾病等) 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力度(生物安全):安全操作技术、安全设备、实验室设施的安全构造 危害评估的原则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 不同的实验活动 实验室操作与技术 工作时进出受约束或受限制 禁止吃、喝、吸烟 禁止用口移液 将溅洒和气溶胶减到最少 每天对工作面消毒 将废物消毒 保持对昆虫和啮齿类动物的控制 实验室操作与技术:采用机械式移液装置 实验室操作与技术:洗手 实验室操作与技术:微生物实验室的准入 安全设备(初级屏障) 安全设备(初级屏障) 人员防护设备 面部保护 眼部保护 安全设备(初级屏障) II级生物安全柜的气流方向 II级生物安全柜的操作 针与锋利器具的防范 特殊措施 进入的原则和手续 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针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手册 每年更新资料培训 特殊措施 使用防水的运输容器 健康和医疗监测 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健康状况得到足够监测。这样做的目的是监控因职业而导致的疾病可通过以下工作达到上述目的: 根据需要,提供主动或被动免疫 为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早期检测提供便利 杜绝高度易感人群(如孕妇)从事高危险性的实验室工作 提供有效的个体防护设施及规程 培训 必需有培训证书或通过实验室安全考试 告知实验人员要认识和控制实验室的危险因素是预防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关键,也是预防和控制实验室事故和意外的关键 因此,在安全措施方面的继续教育是必须的 一个有效的安全规划起始于实验室领导者,他应确保安全的实验室操作及规程已被融合到对员工的基本培训中 安全措施的培训应该成为实验室新员工所不可缺少的部分 防护服 实验室工作外套 手套 高压灭菌锅 洗眼水站 病毒分離時液体落下 消毒用70%酒精 擦拭 双重锁定转头盖 生物安全转头 样品瓶外套是转头的一部分 样品瓶可于安全柜内打开 保证漏出的样品保留在瓶内 仪器相关危险 干燥器 爆裂、瓶子碎片和感染性物质飞出 培养物搅拌器,混合器,搅拌器 产生气溶胶、喷溅和溢出 皮下注射针头 意外接种 产生气溶胶或感染性物质溢出 离心机 产生气溶胶、溅出和管子破裂 超速离心机 管子破裂 高速搅拌器,组织匀浆器 飞沫、渗漏和容器破裂 超声波破碎机、超声波清洁器 产生气溶胶、听力受损、皮炎 冻干机(冷冻干燥机) 产生气溶胶、直接接触污染 水浴和沃伯格浴 微生物生长,叠氮化钠和一些金属形成爆炸复合物 Aerosol generating 操作一次可产生各种严重程度微生物气溶胶的活动 健康和医疗监测 医疗监测须知 姓名: 致员工: 请妥善保管此卡。当有不明原因发热时,请将此卡交给你的医生,并通知如下人员之一。 姓名: 工作单位: 家庭住址: 姓名: 工作单位: 家庭住址: 持卡人 照 片 医疗联系卡的推荐格式(正面) 健康和医疗监测 致医生: 持卡人工作单位是: 地 址: 电 话: 实验室名称: 在这里,有致病性的病毒、立克次氏体、细菌、原虫或寄生虫。如遇到持卡人不明原因发热时,请给他的老板打电话,以了解该患者曾暴露于何种病原体。 医疗联系卡的推荐格式(背面) * * 和职业防护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涉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与监督管理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法规: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规章: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的毒种保存、使用和感染动物模型的暂行管理办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2002)、《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 规范: 上海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上海市一、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实验室生物安全 操作者 操作对象 环境 重硬件,轻软件 把生物安全当做科学实验之外的“行政”任务 谁来强制执行? 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 经血或体液传播的职业暴露 经皮肤或粘膜暴露 HIV、HBV、HCV感染为主 传播方式:针刺或其他锐器损害 病毒入皮肤抓伤、皮损、擦伤、烧伤 病毒因意外溅入眼、鼻、口 三种病毒不会经空气传播 HBV、HCV和HIV职业感染 的相对危险性 病毒 HBV HCV HIV 健康工作者的血清阳转率(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