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情境导入 假如你是生活在那个时期的一个普通公民,你最渴望什么?最担忧的事是什么?但是,愿望真的能实现吗? 演绎历史 情境一 (旁白):1945年8月,陕北延安。 学生(周恩来):主席,这里有两份急电。一份是我地下党窃获的情报,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积极支持下,正把大批军队从大西北、大西南运往东北、华北、华中各地,抢夺抗战胜利果实。 另一份是蒋委员长给我党中央发的急电。 学生(毛泽东接过电报):看来蒋委员长再也坐不住了。 (旁白):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情境二 地点:国民党陪都重庆。 时间:1945年8月。 人物:《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及其编委。 学生(陶希圣对其下属的训话):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情境三 地点:国民党陪都重庆。 时间:1945年8月。 人物:《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陈立夫。 学生(陶希圣和陈立夫的谈话):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情境四 (旁白):1945年8月20日、23日,中共中央再次收到蒋介石电邀毛泽东的电报。 地点: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延安。 时间:1945年8月23日。 人物: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 学生(任弼时):我坚决不同意。 学生(朱德):这分明是一个“鸿门宴”。 学生(周恩来):不去,这中老蒋的下怀。国民党就会把蓄意制造内战、不愿和谈的罪名,强加在我们共产党头上。 学生(刘少奇):去,我们必须做好去的准备。 学生(毛泽东):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民主、和平,这是大势所趋。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为了更好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为了唤醒广大人民,我毛泽东愿冒这个险。 情境五 (旁白):1945年8月28日新华社重庆电。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陪同下飞抵重庆,受到各界人民的欢迎。毛泽东在机场发表了书面讲话。 学生(毛泽东):我们是期盼和平、民主、团结而来;是为了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而来;是为广交朋友而来。 (旁白):另据报道:重庆各大报刊在头版、头条发表了重要评论,毛泽东敢冒风险来重庆是“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安危”。中共已经在政治上占据了谈判的主动权。 你能从图片中找出毛泽东和周恩来吗?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进行谈判。谈判最后的结果如何? 《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小故事 1947年3月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中央机关被迫撤离,中央一分为二,朱德总司令、刘少奇同志率中央机关一部,东渡黄河去华北根据地进行中央委托工作。毛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时留在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这样一分,保卫毛主席的警卫部队只有400人,代号叫“昆仑纵队”,任弼时为司令。为了党中央的安全和保密工作,首长们开始用化名。 “我就叫李得胜”,毛主席说,“就是革命的事业理应得胜!离开延安也是为了最后得到胜利!” “我就叫胡必成”,周恩来马上接口说,“我们的事业必须成功”。 一见他们二人都取了化名,任弼时乐了,说:“那我叫个什么好呢?” 毛主席想了想说:“你是昆仑纵队的司令,就叫‘史林’吧,陆定一是政委,就叫‘郑位’”。 后来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战略转移,毛泽东为自己的女儿取名为李敏、李讷。 看完有何感想? 总计从1946年7月起至1947年6月止,人民军队在一年的内线作战中,平均每月歼敌八个旅,共歼敌一百一十二万人,自己的总兵力发展到一百九十多万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军队结束战略防御阶段,以新的态势跨入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个年头,其标志就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刘伯承和邓小平 1947年6月,刘邓大军主力夜渡黄河 渡过黄泛区 挺进大别山区,建立鄂豫皖解放区 在风雪弥漫的北国,一位伟人,登高望远,诗兴勃发。在那恢宏的气势里,在壮美的意境中,你能感受到诗人博大的胸怀。她就是重庆谈判期间,各界传诵的不朽历史名篇──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文档评论(0)